快新聞/桃機傳4例確診 醫師提機場人員高風險「防疫4建議」

  • 發佈時間:2022/01/04 11:41更新時間:2022/01/04 11:4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桃機傳4例確診 醫師提機場人員高風險「防疫4建議」
機場人員清潔消毒航廈。(圖/民視新聞)

桃園機場一名女性停車場清潔人員確診COVID-19,媒體報導,還有2名清潔人員和1名計程車司機疑似確診,詳情有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說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析,歐美地區Omicron疫情大爆發,最危險的不會只有醫護人員,機場的防疫人員、工作人員都是高風險族群。黃軒根據國外研究建議,機場應限制區域、人員分艙分流,且人員要每週定期篩檢,並反覆訓練人員的防疫實務。

更多新聞: 快新聞/熊好券抽籤台北通又當機 北市府要追究相關責任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任職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近期無出入境紀錄,已接種2劑AZ疫苗。個案於今年1月2日出現發燒、畏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並於昨日進行快篩,結果為陽性,同時採檢後確診。

黃軒今日上午在臉書發文指出,大部分人都認為防疫最危險的是醫護人員,但全球疫情大流行,機場防疫人員、工作人員都是防疫高風險族群。他指出,這些人第一線面對來自全球各地旅客入境,這些旅客都會持有PCR陰性,但不代表這些人不是COVID-19患者。

黃軒指出,由於歐洲Omicron疫情爆增80%、美國疫情爆增90%,降落在機場的旅客都會有可能被感染,機場「防疫人員、工作人員、淸潔人員、機務人員,就是變成高風險的族群」 。

黃軒提到,哥倫比亞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的COVID-19染疫發生率為7.92%,高風險因素包含無症狀感染者導致這些人以為自己很健康就繼續工作,繼續造成嚴重的傳播;第二是病毒淸除不佳,一直追蹤到21天,這些人(18.3%)的鼻咽刷仍然呈現COVID-19病毒;社經地位愈低者,愈容易呈現PCR陽性,可能是教育訓練不足導致而成;最後則是通勤時間較長的機場工作人員,愈容易染疫,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大衆交通工具,因為人多的地方,在疫情流行的國家,本來就是很高風險的環境。

黃軒指出,建議機場工作人員「限制區域」,國際機場和國內機場,必須分割,在完全不同的航站大廈,兩者交流;人員分艙分流,因為曾經發生過國際機場和國內機場的淸潔工作人員,沒有分艙分流,不只是造成機場疫情失控,也傳播到國內外的不同城市。

除了上述2項,還要「定期篩檢」,既然高風險族群,幾乎每週都要定期篩檢,尤其是病毒大部分(81.25%)是以無症狀為主;另外則是「人員反覆訓練」,研究人員發現,工作人員都大部分(67%)只有接受不到2小時的實務操作訓練,顯然是非常不足的,尤其是防護裝備、淸潔程序、如何維持戴好口罩、洗手消毒等,這些得有人在旁監督機制或反覆練習而成的。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今晨花蓮外海5.1地震 氣象局:昨日6.0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