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呂中漁、黃柏榕 台北報導
根據刑事局統計,去年(2022年)詐騙總數2萬9千件,詐騙金額一口氣來到69億,雙雙創下6年來新高,詐騙集團防不勝防,剛怎麼避免自己上當受騙,我們找來資安專家,針對幾個常見詐騙類型一一解答。
資安專家查士朝說,「OK這個就是它(AI)生成的畫面。」

一下化身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不到幾秒又變成影星湯姆克魯斯,經過電腦AI大數據抓取人臉特徵,普通人也能像摩登大聖一樣72變,近年來更被拿來做為犯罪工具,該怎麼辨別真偽,我們請來資安專家,一一講述破解心法。
資安專家查士朝說,「舉個例子來講我現在把眉毛往上挑嘴巴張開,它(AI)就會抓我人臉的特徵,它本身是用照片來疊成的要它去摸個鼻子,其實他是疊不出來的。」
除了變臉,還有語音生成工具,錄製一段聲音,AI就會自動幫你拚完整的句子,至於民眾最常碰到的詐騙簡訊、和假冒名人投資詐騙,也有對應的破解辦法。
資安專家查士朝說,「一個A的網址以為是正常的網站,但底下你點下去它是連結到B的網址,文字跟後面連結的地方不一樣,那你就會知道說,這其實就是有問題的地方。」
資安專家查士朝說,「名人通常他如果真的是開粉專的話,他其實都會有藍勾勾或者是綠盾牌,只要他投資的獲利高於一般市場行情,大概一倍以上是詐騙的機會就很大。」

近年來詐騙猖獗,根據統計去年詐騙總數高達2萬9千件,創6年新高,詐騙金額更一口氣來到驚人的69億!同樣也是破紀錄,其中又以假網拍、投資詐欺和解除分期付款,最多人受騙。
刑事局預防科警務正廖伊俐說,「以我們看被害筆錄來講騙了上千萬都有的,他的老本他的存款等等,連房子都拿去貸款抵押了,其實詐騙跟學歷跟聰不聰明沒有關係,了解了詐騙的手法那你才能去預防。」
詐騙手法一再推陳出新,為了避免上當血本無歸,除了耐心求證外,民眾只能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