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黃富溢 宜蘭報導
3年前完工,連接宜蘭、羅東兩個運動公園的自行車道,路面出現約10公分的高低差,造成多位民眾摔傷,最近議員了解後發現,原來這段自行車道,是分兩階段施工,不排除因此造成高低差。此外也痛批,2個星期前就已經向縣政府反應,到現在卻一點改善都沒有。
整個橋面放眼望去,看起來很正常,但蹲下一看,竟然出現明顯高低差。
宜蘭縣議員(民)林麗:「十公分。」
拿出捲尺仔細丈量,高低差大約10公分,雖然聽起來還好,騎腳踏車過去也只是抖一下,但那是因為騎的不快,加上早就知道,心理有準備。就有不少民眾,完全沒心理準備經過,因此受了傷。

宜蘭縣議員(民)林麗:「很多當地的鄉親來這邊騎車,以及運動的時候,因為落地差,形成了不小心拐到腳之後,當地居民有數位腳踝受傷。」
出現高低差的地方,是串連羅東運動公園及宜蘭運動公園的自行車道,3年前完成。議員接獲民眾受傷陳情後了解,發現這段自行車道,是分兩階段施工,或許就是產生高低差的原因。

才使用不到3年的自行車道,出現10公分的高低差,到底是原先施作的問題、還是開放使用後的問題,都要再查,只是議員反應都已經過了2周,市府仍沒有改善措施,也讓議員痛批,難道真的要等到有人受嚴重的傷,甚至死亡,才要重視、解決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