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基隆潮境公園入口處,北寧路發生山崩意外,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海大教授分析,此個地區山坡是"逆向坡",邊坡較陡峭、下雨容易形成水下滲的通道,連日下雨就會造成水壓上升、將土石往前推、造成大量山崩,建議主管機關要加強固網、及安全巡檢。
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伴隨泥土雨水滑落,畫面怵目驚心。
整片山壁、巨大土石從高處落下,還有多部車輛遭掩埋,事發地點基隆潮境公園入口處,台二線北寧路的邊坡。事實上,這地方已經不是,首次發生落石崩塌意外。
整片遮雨棚頂部、被落石直接砸破、支架斷裂、採光罩垂在半空,這裡就是基隆北寧路,因為連日大雨,加上前兩天地震,造成邊坡坍塌。

時間再往前推,2017年台二線濱海公路,68公里處也發生巨石從山壁上滾落、撞破護欄的意外,當時還差點砸向路旁車輛。不過4年前,就在同地點,有顆比卡車還大的巨石,挾帶大量泥沙、從天而降,不僅差點砸毀一輛白色轎車,就連一旁的速食店也因安全考量,從此歇業。好在這幾起意外,都沒造成人員傷亡,但意外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專家解釋,就是因為這邊的地質特性。
海大河海工程系特聘教授 顧承宇:「我們下大雨的時候,水會在山頂往下滲,很容易滲到裂縫裡面,再加上這一陣子都在頻繁地震,這邊的邊坡比較陡峭,後方在山頂在後面的就比較發達,發達後就比較容易形成,下雨的時候會特別讓,我們邊坡的安全性降低。」
空拍畫面,更可以清楚看到,原本翠綠的山頭,已經變成光禿禿一片。專家建議眼前要立刻巡檢崖頂有無新的裂縫。

十年發生四起大落石,大面積坍方,雖沒造成嚴重人員死傷,但可不是每一次都這麼幸運,該有的防護工作,一定要做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