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大下令拆除曹永和故居 研究生協會痛批缺乏溝通

  • 發佈時間:2024/09/23 11:44更新時間:2024/09/23 11:44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台大下令拆除曹永和故居 研究生協會痛批缺乏溝通
台大研究生協會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校方拆除曹永和故居缺乏溝通。(圖/台大研究生協會提供)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

由於已故台灣史研究者曹永和故居因未被認定為古蹟,台大校方於9月19日下令拆除。對此,台大研究生協會今(23)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校方缺乏溝通。

更多新聞: 快新聞/江蕙國慶晚會登大巨蛋「市府如何防黃牛」? 蔣萬安這樣說

曹永和(1920-2014)為著名台灣史研究者,雖僅中學學歷,後在台大圖書館工作期間,但透過自學,陸續發表台灣史相關論文,其著作《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為經典代表作,他更提出「台灣島史觀」成為台灣史研究重要史觀,最後成為中研院院士,為台灣史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今年5月28日,台北市文資審議會就曹永和故居在內的「溫州街52巷2、4、6、8號」進行審議,未能成為古蹟、歷史建築或紀念性建築,文化界與學界旋即發起連署與訴願。台大卻在不到四個月的9月19日,就急著下令拆除。

對此,台大研究生協會學術事務部部長莊詠竹表示,現在台大教授遺孀何師母仍然居住於8號建物,台大承諾終身可居。被拆除的6號建物和8號建物為日式雙拼住宅,拆除6號可能會對8號的建築結構造成損害,台大卻是在拆除當日的清晨7點多,才帶著工人按下電鈴通知,並立即開始動工;怪手和機具的巨大聲響傳出,何師母的電視隨即中斷。當他跟工人抗議時,工人僅回覆會請人來修理,但直至傍晚都不見人影。

他轉述,大學里吳沛璇里長也指出,連著拆除3間百年老屋,對里內生態人文環境影響如此之大,台大不僅對屋內的高齡住戶沒通知,對吳里長也一聲招呼也沒有;莊詠竹強調,雖然台大主張有事前溝通,何師母卻表示根本不清楚。台大是如何通知?何時通知?這之間的資訊落差究竟如何發生,又應該如何防範,台大應對其說明與改善。

文資工作者、溫州街住民陳勤忠認為,這不只是溫州街老屋問題,而是台灣教育的問題。前天是全國古蹟日,文化部長李遠才說「保留古蹟比蓋豪宅重要。」 他批評,「難道不具文化資產身份,就只有拆成的選擇嗎?」

陳勤忠強調,台大21年前拆除溫州街房子都還開公聽會,現在卻更倒退,連溝通都沒有;他向蔣萬安及台北市文化局喊話,溫州街毫無爭議是台北市最有人文的一條街,而52巷就是溫州街形成的原點。而文資審議過程中,沒有任何委員進到溫州街52巷8號,如何判斷有無文化資產價值?而且台大之前從未公布曹永和院士在這裡居住。他質疑,台大說拆除是避免危險,但把一棟房子拆一半,難道比較不危險嗎?

研協會前副會長高鉦詠表示,北市府以格局曾經改建和故居與學術貢獻無關,否定文化資產資格。但老屋整修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臺靜農、俞大維故居也未必和其學術貢獻有直接關聯;他說到,監察院曾要求台大檢討文化資產保存,台大百歲在即,屢屢拆除老屋已經成為污點,只剩下主張合法與否的官僚心態。

過去臺靜農故居也曾未被認定為文化資產,高鉦詠認為,若當時台大校方急著拆除,就沒有現在的臺靜農故居;他更補充,文資審議實務背後驅動的意識形態就是「更新拆除」與「原屋保存」的價值對抗,忽視兩者以外的第三種區域發展途徑。他認為,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與都市更新不應被描述為對立關係,如何在重視歷史文化價值與更新利用的價值基礎上,思索共同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才是將來的課題。

台大研協會對此呼籲,對於關心台大歷史文資的各方,應更積極展開溝通,說明校方的替代性保存作法,而非將各界建言關懷當成猛獸能避則避,認為法律上沒問題,就當作事情處理完善,更應有人文關懷的意識與責任感。

更多新聞: 快新聞/大巨蛋又漏水「國慶晚會撐傘看江蕙」? 蔣萬安要求遠雄提分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