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滿國民黨立委濫刪預算,而號召作家參與罷免的作家楊双子,受邀上民視人物專訪節目「新聞觀測站」,透露目前已經在替罷免第三階段做暖身,甚至希望熱度能延續到第四階段、補選立委。她也分享,創作常以美食元素貫穿,是因出身貧苦,曾好長一段時間,與雙胞胎妹妹楊若暉,一天餐費只有100元,對美食的可望,只能在小說、漫畫裡獲得滿足。
本名楊若慈的作家楊双子,2020年出版的小說《臺灣漫遊錄》,12章節都是美食名稱,她透露,因為15歲與雙胞胎妹妹開始晚上念夜校,白天打工的生活,炸雞排、烘焙店、手搖飲料店都做過,但一個月一萬多元的薪資,支付日常生活所有開銷,根本捉襟見肘,一天伙食費只有100元,對美食的渴望,只能在閱讀小說與漫畫中獲得滿足。最後,這份想像力,直接成為創作的養分。《臺灣漫遊錄》以美食貫穿,還有鐵道元素,試圖帶讀者反思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的國族認同,一舉拿下美國國家圖書獎、日本翻譯大賞、「亞洲協會」夏白芳圖書獎翻譯文學獎,目前已售出了13個國家版權。
其中,美國版本封面,是一扇鐵路火車車窗前,擺了一只白色瓷碗。楊双子在民視「新聞觀測站」人物專訪節目透露,「別看這簡單的碗,來來回回出了5種版本,最終才定案。」其中一個版本,是碗裡頭插了一雙筷子!不管楊双子與台灣出版社如何解說,美方編輯一度依舊非常堅持,足以見美國對台灣飲食文化的了解,還有好一段差距。而日文版封面,兩位女子站在日本時代建造、以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打造的紅磚台中火車站前,這也是楊双子本人目前最喜歡的封面!

楊双子與雙胞胎妹妹楊若暉,歷經家庭失能,貧苦生活,從小到大一路扶持彼此,更同樣以文學創作為志業。妹妹楊若暉在30歲乳癌逝世前,囑咐楊双子,「要連我的份,一起活下去。」
作家楊双子:「妹妹希望我要代替她、要帶著她,去看更遠的遠方。《臺灣漫遊錄》得到美國國家圖書獎時,我就覺得"我真的把妳帶來很遠的地方"。我們從沒有想過會得到這文壇具指標性的大獎,領獎時、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去美國。領獎時覺得,"如果妹妹在的話..."。」
提及妹妹的楊双子,中斷了片刻,才接著說:「其實我寫得所有書,都是獻給她的。」

創下台灣文壇第一人拿下國際大獎紀錄的楊双子,也深諳「名氣可用」道理,現在的自己登高一呼就有百應,因此把號召力開到最大,展開文學文交。
作家楊双子:「我很清楚知道,我也很希望,現在這個國際局勢有點詭譎或危險的時代,台灣需要被看見。台灣半導體早就被看見了,可是我們需要的是台灣各個領域都被世界其他不同領域的人士們看見。當台灣遭遇到國際難題時,這有助於讓各種不同領域的人都有機會出一點力。外交就不是一蹴可成的,是每個人都去做一點事、每個人都試著拉住一條線,那我們就會形成網絡,某些危機發生時候,我們就能接住落下來的東西。」
楊双子透露她的野心:「我的目的是,我拉了一條線出去,未來台灣會有更多外譯的作家作品出去國際,我把這條線拉住了,以後的人再沿著這條線出去,機會就大,我們就會形成文學台灣隊。」
楊双子自願擔起「文學台灣隊」領頭羊角色,隨《臺灣漫遊錄》翻譯多國、需出國宣傳等,楊双子時間被大量分割,像是長篇群像歷史小說《鈴蘭通》的寫作計畫進度、也因此嚴重延後,但她認為,這是必要的付出。目前楊双子也將能量傾注在罷免行動,強調政府給文學創作者的補助,不是施捨、而是一種投資,她以《臺灣漫遊錄》也曾拿20萬元補助為例,向立委喊話,強調文學創作者手上並不是拿著「要飯的碗」!目標汰換不適任立委,希望還給文學創作者健康、尊嚴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