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全球動力模式揭密 氣象署:7到9月颱風「有2種路徑」

  • 發佈時間:2025/06/27 12:33更新時間:2025/06/27 12:37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全球動力模式揭密 氣象署:7到9月颱風「有2種路徑」
氣象署估,今年恐高機率出現3至5個颱風影響台灣。(圖/民視新聞)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隨著時間將邁入7月,台灣今(2025)年的梅雨季也已走入尾聲,並準備邁向颱風季。我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今(27)日發表颱風季展望,他表示,今年赤道太平洋東側溫度偏低、西側偏高,但距離氣候正常值不遠;整個海洋的聖嬰指標也是趨近於正常,因此預估7到9月接近台灣的颱風,與往年正常平均值不會差太多,大約是3到5個的機率最高。

更多新聞: 快新聞/氣象署估下半年「3到5個颱風」 夏季氣溫偏高至正常

陳怡良說明,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兩個6月颱風生成,分別是蝴蝶與聖帕颱風。他指出,以氣候平均值來說,1月累積到6月應該要有4個颱風左右;今年只出現兩個,算是略少於氣候平均值。但陳怡良也提到,從過去的統計來看,也有3個年份是6月以前完全沒生成颱風、以及3個年份只出現1個颱風、像今年一樣出現兩個颱風的颱風就更多了。因此,雖然今年6月颱風略少於平均值,但也不算極端情形。

此外,陳怡良也說道,根據當前全球的動力模式,今年下半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數量預測,相當接近往年氣候的平均值;至於接近台灣的數量,最高機率大概是3到5個,也是跟往年的氣候正常值接近。另外,陳怡良再補充說,7到9月接近台灣的颱風,通常有兩種路徑,第一種就是往西移動的過程中,因接近台灣而對我國造成影響;另一種就是到台灣的東側,然後北轉,北轉時夠靠近颱風的區域,就可能受到影響。

快新聞/全球動力模式揭密 氣象署:7到9月颱風「有2種路徑」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圖/民視新聞)

另一方面,陳怡良還觀察到,台灣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曾出現反聖嬰情形;若利用過去類似的情況,推估今年的狀況,那麼7月、9月恐會出現雨量偏多的訊號,而8月則是比較偏乾。另外,根據世界主要的模型預測,今年7到9月我國氣溫偏高的機率較大;7月、9月氣溫高於正常值的機率約40%、8月則是上看60%。

至於雨量預測,陳怡良表示,7、8、9這三個月機率最高的狀況都是正常值,7月、9月雨量偏多跟偏少的機率各20%,8月則是雨量偏少機率30%、偏多機率20%。整體來講,雨量預估是以正常值為主。

總結今年颱風季展望,陳怡良說道,氣溫以偏高到正常的機率最高;雨量則是處於正常值範圍的機率最高。至於颱風,無論是西北太平洋可能生成的颱風個數、或是接近台灣,可能影響我們的颱風個數,則都是接近正常值的機率最高。

更多新聞: 快新聞/確定了! 潘孟安下午陪大法官提名人拜會韓國瑜、藍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