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
中央氣象署也指出,未來一週南方低壓帶活動頻繁,西北太平洋有颱風生成的潛在條件,但目前預測模式尚不一致,未來動向仍需密切觀察。氣象專家林得恩今(1)日對此表示,通常台灣的颱風季,指的是每年的7至9月,「正式拉開颱風季的序幕!」目前菲律賓東方外海至日本南方海域附近,剛好是個季風低壓槽所在位置,「正是颱風生成發展的溫床!」
氣象專家林得恩今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分析,本週菲律賓東方外海至日本南方海域附近,剛好是個季風低壓槽所在位置;根據過去觀測,季風低壓槽常是熱帶擾動甚至是颱風生成與發展的溫床。
林得恩指出,今晨美國NCEP模式及歐洲ECMWF模式均模擬在7/3前後,開始有熱帶擾動生成的訊號,擾動強度並有繼續發展、增強為颱風的趨勢;至於未來移動的方向,將視駛流場的導引,也就是太平洋高壓西伸或東退的程度,不確定性非常大。
林德恩強調,通常至少要等到擾動形成為熱帶性低氣壓時,形勢才會比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