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部中心/王俞斐、林子翔、林進龍 台中報導
孝女白琴和五子哭墓,是台灣早期的傳統喪禮文化,用來展現對亡者的追思並且表達子女孝道,不過,時代變遷,這個行業已經式微,沒想到,最近台中竟有民眾,在臉書社群貼出,招募"哭喪人員"的徵才貼文,兩個多小時,就能領到兩千元,掀起網友熱議。
孝女白琴,披麻帶孝,哭的聲嘶力竭,這是六、七〇年代,台灣傳統喪禮中,常見的角色,帶領喪家眷唱著悲傷的曲調,表達對親人的不捨。沒想到最近在台中的打工資訊網,出現超奇特徵人啟事。職缺名稱,是要徵"哭喪人員",上班時間兩個半小時,薪資2千元,工作內容寫下,需要您珍貴的眼淚,哭就對了,引發熱議。

眾直呼比市面上很多打工,薪資都還要高,但也有人認為,恐怕不太洽當。其他禮儀業者說,哭喪人員是種專業職位,通常需要經過訓練,還要配合聲調以及家屬需求,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容易。

孝女白琴和五子哭墓,在台灣早期喪禮文化,展現出對孝道的重視,如今哭喪送行已經沒落,替人流淚卻成為另類的暑假高薪打工,有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好賺,見仁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