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距離其設定的7月9日談判截止期限僅剩1週。根據協議,越南進口至美國的商品將面臨20%的對等關稅,雖低於4月2日「解放日」關稅中46%的稅率,但還是高於現行暫緩期適用的10%基準關稅。對此,川普也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若貨物從中國等其他國家發貨後經越南轉運,還是會對越南課徵40%的關稅,而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則享有零關稅優惠,「換句話說,他們將『向美國開放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距離其設定的7月9日談判截止期限僅剩1週。根據協議,越南進口至美國的商品將面臨20%的對等關稅,雖低於4月2日「解放日」關稅中46%的稅率,但還是高於現行暫緩期適用的10%基準關稅。對此,川普也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若貨物從中國等其他國家發貨後經越南轉運,還是會對越南課徵40%的關稅,而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則享有零關稅優惠,「換句話說,他們將『向美國開放市場』。」
綜合Yahoo Finance、Al Jazeera的報導,在川普發文之後,越南政府隨後發表聲明,確認2國已就貿易框架達成聯合聲明,並承諾為美國大排氣量汽車等商品提供優惠市場准入,但未具體證實關稅數字。此外,越南領導人蘇林也趁機要求美方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並解除高科技出口管制,但這些長期訴求尚未獲華府正面回應。此協議標誌著川普政府自暫緩執行「解放日」對等關稅以來,第2項與貿易夥伴達成的重要協定。
英國在5月接受美國對汽車等多數英國商品課徵10%關稅,以換取飛機引擎與牛肉的特別市場准入。與5月達成的美英協議類似,此次美越協議更接近框架性共識,而非最終貿易協定。與此同時,美國亦與中國就未來更大規模貿易協議的框架取得共識,北京恢復美國部分稀土資源准入,換取美國鬆綁半導體出口限制,但多數分歧仍留到後續談判。
然而,隨著7月9日大限逼近,多國談判仍陷僵局。川普本週直言與日本的磋商「前景黯淡」,更威脅將對日本商品課徵30%至35%的懲罰性關稅,此稅率甚至高於「解放日」基準的24%。「日本態度強硬且被寵壞了,」川普批評道,並預告將向未達成協議的國家發出關稅調整通知。
對此,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學者洛夫利(Mary Lovely)也分析,越南急於擺脫關稅壓力顯示「小國被迫妥協」,但歐盟、日本等大型經濟體恐難接受類似不平等條款。
報導補充,越南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美越貿易額自2018年來暴增近3倍,2024年達1370億美元,但美國對越出口僅成長30%,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國日益緊密的經濟、外交與軍事關係,是華府對抗最大戰略對手中國的籌碼,不過越南始終努力與中美2大強權保持密切關係。
此前,華府指控中國企業透過友岸外包模式,藉由越南「洗產地」規避關稅。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事務副部長萊恩施(William Reinsch)解釋,打擊轉運的成效取決於「定義與執法方式。有些轉運純屬詐欺,也就是僅更換標籤;有些則是在越南經過實質轉化為新產品;更多情況介於兩者之間,執法過程向來複雜。」
隨著全球貿易版圖重組,耐吉(Nike)、Under Armour等美國品牌因關稅利多股價上揚,反映市場對供應鏈調整的預期。川普政府能否在剩餘期限內與主要經濟體達成全面協議,將成為觀察全球經貿秩序演變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