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中心/蘇晟維、謝耀德 高雄報導
高雄永安這起流浪狗攻擊事件,大家都想問,為什麼流浪狗會特地游到海中,去攻擊正在海泳的民眾,其實當地居民就說,當地長期有人在沙灘餵養流浪狗,而看在專家眼中,這樣的餵養行為,讓流浪狗群聚、又少了生存壓力,因而往海上發展、攻擊民眾,是非常不尋常的狀況。

民眾拍下畫面,三隻流浪狗,就浮在幾十公尺外的海面上嬉戲,案發沙灘附近的居民,早就見怪不怪,過去一年就已經有過兩次的攻擊行為,險些咬掉民眾的耳朵,附近居民說:「回來放假想說下午沒事情做,就跑去游泳,狗也是跑去咬他下海去咬他,上禮拜發生的樣子,咬到耳朵都快碎掉了。」,另一位居民說:「去年兩三隻狗咬一個歐巴桑,也是把她咬到很吃力,剛好旁邊有人看到去救她。」

當地里長vs.餵養婦人:「沒啦我是剛好路過剛好有看到,妳也拜託一點,我已經遇到妳好幾次了。」當地里長就多次發現,有婦人三番兩次開車帶著大骨來這裡餵流浪狗,屢勸不聽,看在專家眼中,民眾以為的愛心餵養,恐怕就是讓流浪狗少了生存需求的擔憂,成為這次悲劇的主要原因。

國際犬貓行為認證訓練師謝佳蕙認為,「很容易過度的餵養,它會造成群聚,群聚之後就會造成攻擊,反正平常都有很多人餵養牠們,然後可能吃得豐衣足食,然後真的牠們就會找事情做,所以游泳對狗來講,其實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那比較可怕的事情是,牠們已經輕鬆到,已經會在海裡面攻擊。」餵養行為造成大批流浪狗群聚沙灘、再到海面上,使得他們產生了領域觀念,進而對踏入的民眾出現攻擊行為,直言到海面上攻擊是非常反常的現象。謝佳蕙指出,「畢竟牠們是陸地上的動物,所以牠會在海面出現攻擊行為,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狀況,所以牠們有可能就是因為住在海邊,然後慢慢延續到,牠們發展到在海上,假如一般人任何人,只要在路上或者是在海灘上,任何地方看到一群狗聚在一起,不要跑走不要緊張,我們就是慢慢地轉身退後離開就好。」

對當地居民來說,只希望不要再有人大量餵養流浪狗,就盼這次的遺憾,能真的還給大家一個安全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