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曾多次「神預言」台灣大選結果 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曝大罷免決勝關鍵

  • 發佈時間:2025/07/07 17:29更新時間:2025/07/07 18:4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曾多次「神預言」台灣大選結果 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曝大罷免決勝關鍵
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大罷免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能否顯著提升」。(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曾經多次「神準預言」台灣大選結果的日籍學者、現於清華大學任榮譽講座教授的小笠原欣幸,今(7)天在臉書發文分析,總統賴清德的執政滿意度呈現「兩極化趨勢」,除分析挺罷、反罷陣營的「勝負標準」,更直指大罷免成功與否的關係,在於「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能否顯著提升」。

更多新聞: 快新聞/丹娜絲餘威不滅!6縣市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7月26日將舉行24位藍委與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票,小笠原欣幸認為,挺罷選民的投票意願高於反罷免選民,投票結果難以預測;小笠原指出,藍白支持者認為,即使罷免投票通過,只要在接下來的補選中保住席次即可,因此反罷方的動員熱度始終存在差距。他也引用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民調,只對「親中派立委」有危機感的選民對(罷免)投票意願較高。

小笠原進一步分析大罷免勝負因素,他認為台灣政局中,「M型兩極化」結構正在強化,賴總統支持、不支持勢均力敵,朝野支持率也呈現僵局,雙方均缺乏決定性因素。因此,若微觀到個別選區中,M型結構於執政方或在野方佔上風,仍有不確定性。

小笠原認為,挺罷方將重點放在「罷免親中派立委」的論點上是較有利的。反罷免方則將重點放在「透過罷免的手段推翻去年選舉結果是錯誤」的論點上,比較站得住腳,而在個別選區,罷團活動較積極,藍營則較為被動。

小笠原指出,國民黨當初提出「以罷制罷」的策略,但倉促反制卻造成數件連署書偽造案,成為重大失誤,導致綠委罷免案「掛蛋」,他認為,這對國民黨造成了負面心理衝擊,也為罷團提供動力。

小笠原總結大罷免決勝關鍵,直指由於民進黨支持者對罷免案的立場已趨明確,因此在最後階段,觀察重點將轉向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能否顯著提升。

至於針對大罷免結果分析,小笠原認為,對民進黨而言,最好是能罷10席以上,才有望贏得6場以上補選,也才有機會達到立院過半的目標;對國民黨而言,最好是零罷免,即使罷免真的發生,但若能將被罷人數控制在5人以下,也算是「實質勝利」,但若被罷人數達到6人或以上,那藍營就需要緊急檢討策略了。

至於民眾黨,則是附和藍營反罷立場,因為若藍委席次減少,讓綠營國會過半的話,8席白委的戰略價值就會降低,因此對民眾黨而言,支持藍營符合該黨利益。



更多新聞: 快新聞/顧立雄遭指參與國安會議「變臉走人」 國防部駁斥:勿誤導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