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
每年6月至8月東北角的外海,總有大批青鱗魚出沒,漁民出海捕魚,使用傳承300多年的古早技法「蹦火仔」,利用青鱗魚的趨光性,讓魚群自動跳出海面、跳入網內。而在近日,澎湖縣馬公烏崁漁港半夜竟突然出現成群的青鱗魚在海面上竄跳,場面相當壯觀,甚至有些魚直接跳到岸上,讓釣客又驚又喜。

根據《CTWANT》報導,13日凌晨零時許,澎湖1位釣客與友人一同前往馬公市烏崁漁港夜釣,沒想到突然發現港邊有滿滿的青鱗魚在海面上竄跳,場面相當壯觀,其中更有部分魚隻自己跳上岸,讓首次看到的幾位釣客開了眼界。

該名釣客透露,這些青鱗魚分5波在海面上亂竄,每波前後至少持續1分多鐘,眼看魚自己跳上來,他與友人們也隨即拿網子開撈,收穫滿滿,加上這種魚類是釣紅槽、石斑很好的魚餌,因此讓他們多了一整桶青鱗魚當釣餌。

事實上,在台南運河的遊船上,也常有機會看見青鱗魚因為船外機的作用,就開始躁動竄逃,不時跳出水面的情況,這時候就變成了許多水鳥追逐覓食的對象,甚至是在夜晚的遊船航行中,也發生過大批魚群瘋狂竄出水面的情形。魚群會逃出水面,可能是有大魚要吃小魚,或是水裡含氧低,甚至是受到趨光的天性使然。總之不是沒來由的活得不耐煩,或是急著想跟人類見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