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楊佩怡報導
日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教練強迫球員配合研究抽血,並以學分作為威脅手段,教育部對此事調查後,確認教練周台英涉及霸凌與違反《人體研究法》解聘兩年,台師大則僅解除周台英教練職務,但仍保有其教職。消息曝光引發社會震驚。對此,醫師就表示,雖然一次的抽血量都不大,但對運動員來說,恐會造成「5大嚴重後果」。

去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教練周台英被爆料,以畢業學分威脅學生配合研究計畫抽血,且需連續14天配合抽血每日3次,並從早上5時起床做到晚上9時,不配合還會被扣學分。受害學生直到畢業才敢將此事說出來,透過民進黨立委陳培瑜爆料才讓整起事件被公開,事後還遭教練逼問「為什麼要把事情說給立委知道?」,而台師大與教練周台英直至近日才發出道歉聲明。

這整件事情,不僅讓學生產生不可抹滅的痛苦記憶,也對他們的身體造成無形的傷害。對此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徐思淳表示,成年人總血量約5000毫升,門診的抽血每次大多在20毫升內,偶爾抽血、捐血並不會造成影響,但頻率過高恐有貧血、瘀青或靜脈發炎等風險,尤其是有低血壓、貧血或暈針病史的人,在抽血前要事先告知醫護人員。

此外,高雄榮總檢驗部也指出,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雖然抽血後會自行恢復,但若短時間內反覆抽血,仍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局部感染或心理壓力。對於運動員而言,頻繁抽血會降低血紅素濃度,影響耐力與運動表現;運動員若平時就容易因訓練導致鐵質流失,再加上頻繁抽血,嚴重恐遭成疲勞感加重、心跳加快、恢復期變長,甚至影響比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