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
為了因應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南地區光電案場之光電板毀損,環境部今(16)日表示,已主動於本(7)月14日會同地方環保局,抽驗災損光電場域4處,檢測項目包括鎘、鉛等10項重金屬,結果未超過環境基準值;並依廢棄物清理法協助地方政府,督促業者儘速清理受損光電板,追蹤監測鄰近河川水質,持續掌握變化情形。
環境部今日發布新聞稿,說明太陽光電模組由鋁框、玻璃、EVA封裝膜、太陽能發電元件及塑膠背板等組成;其中太陽能發電元件俗稱太陽能電池,為矽晶圓切割而成,外層則以玻璃及鋁框緊密封裝,使模組具耐酸、抗腐蝕且物化性質穩定的特性。
此次抽驗嘉南地區災損光電案域滯洪池水質,檢測鎘、鉛等10項重金屬成分,環境部提到,除錳數值因當地背景值偏高外,其他數值皆未超過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之保護人體健康相關環境基準值。

經會商諮詢專家及主管機關後,環境部表示「在監管下太陽光電從模組製造、系統設置及後續維運清洗等階段,不會對環境與生態造成嚴重影響」;而根據國外文獻,影響太陽能板中物質溶出因素包括老化、廢棄、破損、酸性環境等,故長時間浸泡於水中亦有溶出風險。
最後,環境部強調,依廢棄物清理法要求地方政府,督促業者儘速清理受災損之光電板,並定期監測鄰近水域水質,持續掌握變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