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立法院國民黨及民眾黨團,日前聯手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匡列5450億為上限的特別預算,內容包括每人普發現金1萬、納入國土韌性預算1500億,但不包含爭議多時的撥補台電1000億。此舉引發外界猛烈抨擊,不少人認為恐債留子孫、錢沒花在刀口上。而針對國民黨「還稅於民」的辯解,媒體人張禹宣也表示看不下去,更直呼這種想法與「共產主義」高度相似。
張禹宣首先說明,台灣2025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大約25兆5492億,至於稅收大概是3兆7619億,也就是說,稅收大約佔據名目GDP的15%,這算是輕稅不是重稅;更何況,當中大比例是證交稅所貢獻。至於台灣政府為2025年編列的預算,大約三兆1321億,也就是政府收取名目GDP的15%作為稅金後,發會相較於編列之預算,大概會超收5283億左右。
然而,對於國民黨「還稅於民」的說法,張禹宣並不認同,甚至直言說「這東西是共產主義」。他分析道,這些稅哪來的?很多都是證交稅、大公司營業稅、以及各種名目的稅金;如果直接用全國總稅金平均分配所有人口,等於每人平均得繳15萬至19萬稅金,但問題是,大部分人有繳稅繳到這麼多嗎?張禹宣也在直播間詢問粉絲說,「你有繳到15、16或17萬嗎?」,而多數網友也坦言,根本沒繳那麼多。

因此張禹宣說:「大部分都没有嘛!對不對?所以各位,這不叫還錢於民,如果你沒繳超過這些錢,卻能拿到這一萬,怎麼會是還錢於民呢?很多人連稅都沒繳,你知道嗎?」。他繼續說道,很多年輕人因為過得很辛苦,多得是連稅都不用繳的人,甚至是公司賠錢的民眾,也不一定需要繳稅。
因此張禹宣認為,國民黨的邏輯就是,從所有台灣人賺的錢當中,也就是名目GDP,先抽出15%;再從中拿出7%來發給所有人。那這背後的邏輯,不就是共產主義嗎?他說:「根本不叫還錢於民,它只有一個概念,這是社會主義跟共產主義、叫做財富重分配;什麼叫財富重分配?就是國家利用重稅,將有錢人的錢分給窮人,讓社會上的所有人齊頭式平等,這才是還錢於民背後真正的概念跟真相」。
綜上所述,張禹宣分析道,所謂的還錢於民,其實只是將社會上富有的人、富有的企業,從他們身上把錢撥下來,灑給全台灣人;而若分錢佔比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逐漸趨近於社會主義跟共產主義。因此他說:「不知道這什麼概念?這是共匪呀各位!這是共產主義跟社會主義在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