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陳崇翰 基隆報導
基隆老大公廟每逢農曆六月三十號,就會進行開燈儀式,按照傳統習俗,隔一天就會迎接鬼門開,不過,今年相當特別,正逢19年來罕見的閏6月,因此一整個月都不會有祭祀活動,等到農曆7月1號才會進行開龕門儀式。
一瞬間點亮上千盞高掛廟前的燈籠,普渡燈瞬間大放光明,基隆老大公廟每逢農曆六月三十號,就會進行開燈儀式,按照傳統習俗,隔一天就會迎接鬼門開,不過,今年可不一樣。基隆老大公廟秘書許國春:「明天還是閏六月一號,所以明天以後的三十天裡面都沒有儀式,還是要等到開龕門才有算是儀式年的開始,今天只是說因為開燈夜,它是傳統是設在那個正農曆六月的最後一天」。

俗話說,三年一閏,好壞照輪,今年是難得的雙春閏月,由於農曆月份是配合月象的圓缺變化制定,一年下來約354天,而國曆則是依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而定,與節氣、四季相關,全年有365天,兩者相差了11天左右,如果順應農曆日期算法,農曆的月份就會越來越偏離四季。因此大約每3年須加1個閏月,農曆才能與氣候配合,以今年為例,就出現了兩個六月。道長李戊己:「這是一種辦喜事的心情心境來迎接老大公,雖然是明天是閏六月一號,不是正七月一號就沒有開這個龕門,可是我們就是以過正的六月最後的一天來開燈夜」。

大約19年才會遇上一次的閏六月,習俗中可替長輩補運求安康,送豬腳麵線添福壽,廟方也說,這一整個月都不會進行祭祀活動,得等到農曆7月1號才會進行傳統儀式,開龕門迎接鬼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