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726第一波大罷免結果出爐,民團發動24位藍委及新竹市長罷免案,全數鎩羽而歸,曾經多次「神準預言」台灣大選結果的日籍學者、現於清華大學任榮譽講座教授的小笠原欣幸,昨(28)晚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大罷免開票結果顯示,挺罷方確有衝破同溫層開出新的票倉,但同時藍白合的情況整體票數,仍舊還是壓倒前者。
小笠原欣幸綜整這次罷免投票24個選區的整體票數後,同意票為161萬4,772票(42.5%),不同意票為218萬1,474票(57.5%),反罷方取得壓倒性勝利。
小笠原也指出,王鴻薇、葉元之、徐巧芯、羅廷瑋、傅崐萁、鄭正鈐、李彥秀這7人經常被台灣媒體視為「危險」,這評估並未失準;然而,反對票的數量卻超過了同意票。
不過,小笠原綜整這24個選區2024立委選舉,並與這次罷免案投票對比,這次挺罷的比例,較去年投給泛綠候選人的比例上升了2.2個百分點。這個數字在藍營相對優勢的選區中,即使增幅不大,仍可視為進步。小笠原指出,雖然這次罷免方敗北,但民進黨支持度並未下降,反而略有成長,這點值得留意。
接著小笠原檢視去年投給藍綠候選人的選民,這次有多少比例投下同意票或不同意票,也就是「回流率」。
去年選舉中,泛綠陣營候選人得票193萬7,022票(占全體選舉人28.7%),泛藍陣營候選人得票233萬3,894票(34.6%),民眾黨及其他得票53萬919票(7.9%)。而這次罷免投票中,同意票161萬4,772票(占全體選舉人23.7%),不同意票218萬1,474票(32.1%)。
據此計算,去年投給民進黨候選人的選民中,有82.7%這次投下同意票。這是相當高的回流率。然而,去年投給國民黨候選人的選民中,這次投下反對票的比例高達92.7%,國民黨陣營的回流率更高。不過,這種計算方式無法反映「民眾黨及其他」的流向。若機械性地將國民黨與「民眾黨及其他」合計,不同意票的回流率為75.6%,但這並不精確。立委選舉中,各選區無黨籍候選人參選情況不一,難以推測整體動向。
小笠原欣幸也指出,以公民團體為首的罷免方能夠動員賴清德77.8%的支持者出來投票實屬不易。然而,國民黨的反撲更為強勁,動員了侯友宜85.68%的支持者投票則更加驚人。這些數字證實了反罷方的動員力更強。小笠原原預想這股能量會在背水一戰的補選中展現,沒想到提前在罷免投票階段就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