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外海於台灣時間今(30)日上午7點25分發生強震,規模從8.7上修到8.8,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全球最大震;強震引發環太平洋地區海嘯警報,不僅美國本土、夏威夷、關島、日本等多地一度進入警戒狀態。中央氣象署稍早也發布海嘯警報,指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預估下午1點18分起,開始影響台灣沿海地區。對此,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針對民眾最好奇的兩大問題作出解答,網友們看完後收穫滿滿留言大讚:「又長知識了」。
堪察加半島發生規模8.8強震,地震專家郭鎧紋就分析,這次強震威力驚人,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8000顆原子彈;堪察加半島一度觀測到4公尺海嘯,而太平洋地區多個國家與地區之後也發布海嘯警報。日本北海道地區在台灣時間9點多,最先觀測到首波海嘯,中央氣象署30日稍早也發布海嘯警報,預計海嘯在13點18分至13點45分前後,會抵達台灣東部沿海。

關於海嘯的2個常見問題,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稍早也整理出兩大常見問題,並提供專業解答。針對大批網友好奇「為什麼海嘯先到台東,北部比較晚?」,粉專指出是因為海嘯在深水區傳播比較快,台東外海是深水海盆,因此海嘯會先到;而北部外海是淺水區,傳播速度比較慢,所以最後才會被影響。

另外,為何台灣西南部沿海的海嘯預測比較高?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海嘯進入淺水區時會減速,同時動能會轉換成位能,換句話說就是波高會變大。粉專也進一步解釋,海嘯繞過恆春半島後進入西南部沿海,波高就會被放大;反觀花東沿海是深海直落型的地形,海嘯波來不及增高就直接撞上岸了。

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稍早也公布海嘯抵達台灣後的預估浪高資訊,針對各沿海地區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
預估30公分至1公尺的區域包括:
東南沿海(台東成功~屏東滿州)
西南沿海(台南~屏東恆春)
預估30公分以下的區域包括:
北部沿海(新北、基隆)
東北沿海(宜蘭)
東部沿海(花蓮)
海峽沿海(桃園~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