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近期發現有民眾投訴有不肖業者假承租之名,堆置廢棄物後即潛逃。對此,花蓮縣政府今(31)日表示,近年來常有不肖業者以假承租之名,實則非法堆置廢木材、裝潢廢棄物於土地或空地後潛逃,導致土地所有權人遭受法律連帶責任影響,最終由地主自行承擔龐大的清除處理責任,有些非法案件更產生高達數百萬元的清理費用及衍生相關法律責任,代價相當沉重,得不償失。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近期發現有民眾投訴有不肖業者假承租之名,堆置廢棄物後即潛逃。對此,花蓮縣政府今(31)日表示,近年來常有不肖業者以假承租之名,實則非法堆置廢木材、裝潢廢棄物於土地或空地後潛逃,導致土地所有權人遭受法律連帶責任影響,最終由地主自行承擔龐大的清除處理責任,有些非法案件更產生高達數百萬元的清理費用及衍生相關法律責任,代價相當沉重,得不償失。
花蓮縣府呼籲,民眾於承租土地或進行相關租賃行為時,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應善盡管理責任,避免遭受牽連,成為非法棄置廢棄物的幫兇,若土地遭廢棄且行為人無法追責時,將會依法開罰。
徐榛蔚表示,縣民於出租土地、倉庫或廠房時,應提高警覺並落實管理措施,以防止不法行為發生。出租前應審慎篩選承租對象,確認其背景及租賃用途的合法性,同時應訂立詳盡租賃契約,明確規範土地使用範圍及環境維護責任。
此外,建議設置圍籬、監視設備並保留巡查紀錄,以強化場地安全管理;也應妥善保存租賃往來資料,作為未來必要時的調查依據;縣府將持續與民眾共同守護社會安全,共同守護花蓮的純淨山海好環境。
花蓮環保局強調,若土地遭非法棄置廢棄物且行為人無法追責時,土地所有人仍需負起相關清除處理責任,且依據《廢棄物清理法》46條規定,土地非法棄置廢棄物,可處1年以上至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最高1,500萬元罰金。
環保局補充,切勿因短期利益掉入不法業者陷阱,賠上巨額損失與法律風險。若民眾發現可疑車輛或人員進出空地,或有非法棄置行為,儘可能記錄車牌與現場狀況,亦可撥打0800-066666專線,向機關舉報,共同維護花蓮純淨好家園。
照片來源:花蓮縣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