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丹娜絲颱風與連日豪雨重創南台灣農漁業,立委鍾佳濱、郭國文、邱志偉、賴惠員、蔡易餘等人今(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推動「以租換貸、農民免背債」新政策,透過導入設施租賃制度、強化農業金融支援,協助災區農漁民降低重建成本與財務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鍾佳濱指出,雖然今日社會輿論聚焦於美國對台關稅議題,但南高屏農漁民正面臨生產設施毀損、資材短缺的迫切困境。他呼籲政府必須加速因應,協助農友復耕復建,「不能讓農民等無可等」。
鍾佳濱說,農業設施如溫網室對防疫減藥有實質效益,但修繕缺工、缺料、建材堆積等問題未獲即時處理。他呼籲中央統籌資材調配與廢料清運,並建立可持續的制度性支持。
郭國文則強調,許多農民承租土地卻需自負建設成本,災後重建壓力沉重,若能由資本較雄厚的法人機構承擔設施投資,再由農民透過租賃方式使用,不僅可強化設施抗災能力,更能分攤經濟風險。他也建議將相關補助擴大應用於農業設施的租賃,而非僅限於貸款或保險補助。
邱志偉指出,高雄一地農損已逾1.2億元,極端氣候日益常態,現行災後救助與貸款體系難以支撐。他建議仿效經濟部「以租代售」模式,由技術法人整合設備資源、提供分期使用,並推廣智慧養殖系統如水質監控、自動投餌與漁電共生,建立韌性農業新模式。
蔡易餘指出,嘉義與台南溫網室損毀嚴重,但現行制度只補助重建、不補修繕,導致農民乾脆放棄修繕。他呼籲農業部應調整政策,提供更具彈性的補助,兼顧重建與修復需求。
賴惠員則批評現行農保及補助機制過於僵化,實際幫助有限。她主張放寬農保兼職限制、延長補助時程,並建立「極端氣候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中央災後應變能力。
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賴坤成也指出,農漁會並非慈善機構,貸款意願有限,應導入「農業信用保證」與5P原則(借款人、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產業展望),結合創投與公私資源,吸引設備租賃業者投入,打造可擴大試辦的制度化租賃模式。
對此,農糧署回應表示,溫網室補助標準已從每公頃750萬提高至900萬元,但租賃補助尚未納入112-116年度計畫,將研議是否制度化。農業金融局則承諾加強宣導,提高農民投保意願;全國農業金庫也指出,公司法人取得貸款較易,若推動制度化租賃,有助提升放款意願。
照片來源:鍾佳濱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指台北歲計賸餘539億可均分2.1萬 民進黨團促市府加碼發現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