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李汶臻報導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1日)壓線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從先前的32%降為20%,總統賴清德強調20%只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而台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日)發文分析台灣將關稅和後面的232條款綁一起談判,有其優勢但也面臨3大挑戰。對於各界關心的最終談判結果,謝金河則是樂觀看待,他認為:「所有的結果,都沒有4月2日那麼驚嚇」。
美國白宮1日揭曉各國最新稅率,其中台灣適用稅率為20%。對此,財經專家謝金河2日在臉書以「看清楚川普的關稅遊戲規則」為題發文,就談判初步結果、台灣談法的優勢、後續面臨的壓力以及最終定案結果發表看法。謝金河指出,相較於日本、南韓的15%關稅,以及泰國、印尼、菲律賓的19%,台灣拿到20%乍看之下確實不及格,但他強調:「台灣的20%是暫定,也就是還沒有定錨!」,並指出台灣的談法是要把後面更關鍵的232條款綁在一起談。

而謝金河也看好這種談判手段,他認為這種談法可避開「一頭牛被撥兩次皮」的結局,但也示警談判難度高,後續恐面臨3大壓力:一、台灣對美順差高達739億美元,高於日本、南韓以及加拿大;二、台灣半導體的輸美金額,光是去年就超過309億美元、佔比逾40%,遠高於超過馬來西亞的15.1%,南韓的11.4%;三、台灣的資通訊產品去年出口到美國的佔比達61.01%,後面這兩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對等關稅。綜上所述,謝金河認為台灣把重心放在後面的232條款是正確的,貼文中還提到若比照日韓的談法,台灣要到15%,可能要完全開放市場,還要宣布投資美國一個大數字。

最後謝金河也點破川普的關稅遊戲規則,指出川普將關稅武器化,談判結果都由他透過社群「Truth Social」宣布,遊戲規則也由他決定,稅率變動大又難預測。像是巴西、瑞士的關稅數字就曾反覆調整,墨西哥則臨時獲90天豁免。謝金河分析,川普的關稅規則是動態的,稅率會往低的方向,會持續動態談下去,且是在驚嚇、驚奇和驚喜的路上一直交替,他更斷言:「現在所有的結果,都沒有4月2日那麼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