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詠琪、陳泊翰、日本大阪報導
大阪以熱情、幽默聞名,是日本傳統喜劇漫才的發源地,不少搞笑藝人都來自這裡,十年前,日本搞笑團體「漫才少爺」來台發展,從不會中文,到現在能用台語表演,也與台灣的漫才團體「達康.come」常交流,這回他們收到文化部邀請,一起回到大阪表演漫才!
民視記者林詠琪說:「大阪有名的不只香噴噴的章魚燒,還有全日本最多的搞笑藝人,其中一組在十年前,來到台灣發展!」
日本漫才表演組合"漫才少爺"說:「台灣!大家好我們是漫才少爺,嗨~請多多指教大家好。」
用中文、台語打招呼,他們是三木奮與太田拓郎,十年前響應公司政策,來台灣推廣日本漫才文化,但什麼是漫才呢?
漫才少爺"表演":「桃太郎桃太郎桃太郎,可以給我一個糯米糰嗎,不對啦不會講這個啦。」
一個裝傻、一個吐槽,逗笑觀眾,日本關西傳統的搞笑表演,超過百年歷史,大阪中央區的劇場,每天吸引大批觀眾排隊。

漫才少爺太田拓郎vs.三木奮:「大阪是好久以前開始賣東西,商人比較多所以賣東西的時候,商人家有一些愛開玩笑,所以他們已經習慣跟其他人開玩笑,在台灣第一次講漫才的時候,觀眾沒有一個(了解),都不知道漫才是什麼,很多人說是漫畫嗎。」
除了語言困難,他們還得面對文化差異,如今成功打開台灣市場,三木帶著妻小定居台灣,太田則養成了台灣胃。
漫才少爺太田拓郎vs.三木奮說:「回來日本第五天,已經想吃滷肉飯了,回到自己的故鄉,然後我們要講中文的漫才,我也不知道我們是哪裡人哈。」
這次能到文化部,在大阪舉辦的文化世博表演,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而同組的漫才表演者,則是正港台灣人。

台灣漫才組合"達康.come":「不行了不行了,手機手機手機好對要叫救護車,好多了好多了蛤,喔他看佩佩豬會比較安靜一點,怎麼看到佩佩豬,用肚臍眼看的吧。」
成軍超過10年的達康.come,兩人是戲劇系畢業,自學成為漫才師,台上幽默風趣,但對表演學問很講究,不只推廣台灣漫才,也時常跟日本漫才師合作。
達康.come阿達說:「漫才少爺他們來台灣的時候,跟我們學習就所謂的中文,以及中文的漫才用語大概是怎麼樣,那我們也跟他們學習,正宗的日本發源地的漫才文化是長什麼樣,台灣現在因為可能還小眾,所以相對的很多(表演)是很有活力很自由,所以他們也會很喜歡像這樣的活力。

達康.come康康說:「還是會希望大家越來越多人,可以做這些事情,希望期待它,可以有更深入到更多的,不管是電視不管是戲劇作品。」
笑聲沒有國界,語言也不是距離,台日之間的幽默文化交流,正在逐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