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巫旻璇報導
中國廣東近期爆發屈公病(又稱基孔肯亞熱)疫情,病例數量大幅攀升,引發國際關注。根據中國官方通報,截至7月底,廣東今年累計通報感染個案已達4824例,本週再新增2892例,當中佛山市即佔超過九成。雖然目前通報病例多為輕症,無重症與死亡紀錄,但疫情擴散速度迅速,促使中方緊急應對。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針對廣東疫情升級,發出第二級旅遊警示,指出當地傳出多起屈公病感染案例,特別集中在佛山地區。CDC建議旅客加強個人防護,包括穿著防蚊衣物、使用驅蚊劑,並盡量停留在有空調或有紗窗保護的室內空間。目前美國已核准兩款針對屈公病的疫苗,建議前往疫區者可事先接種。
日本媒體也對此次疫情高度關注,並引述香港媒體指出,佛山目前屬於疫情最嚴重地區,估計已有約6900人感染。香港本週也出現首例境外輸入病例,為一名12歲孩童,自佛山返港後出現發燒症狀。據了解,佛山的順德區是目前感染最集中的區域。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則提醒在地僑民與前往佛山的旅客,避免穿著短衣短褲從事戶外活動。
為加強防控,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兼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已於8月2日親赴佛山,針對疫情指導應對作業。根據央視報導,7月27日至8月2日間,廣東省內新增病例近三千例,其中佛山即占2770人次,疫情發展明顯加劇。此外,當局也發布「屈公病後遺症提醒書」,強調該病由蚊媒傳播,目前並無特效治療藥物。患者感染後可能出現高燒、劇烈關節痛與皮膚疹等症狀,部分人康復後仍會留下長期慢性疼痛或併發症。官方呼籲民眾積極參與防蚊措施,包括居家安裝蚊帳與紗窗、清除積水、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噴灑防蚊劑,全民共同防堵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