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黃富溢宜蘭報導
宜蘭縣每到一期稻作收割後,時常傳出農民露天燃燒稻草,不僅造成空氣污染,還影響行車安全。不過環保局查獲裁處比例不高,今年將加強運用空拍機與高點攝影取締,若違規屬實,最高可罰10萬元。
廣闊的蘭陽平原一望無際,田野間卻時不時可見白煙自田間緩緩升起,空拍鏡頭拉近一看,濃煙直竄,有人正在空地焚燒稻草。這樣的景象在宜蘭收割期後並不罕見,農民為了處理廢棄稻梗,仍習慣以露天燃燒的方式快速清理,但隨之而來的空污問題,也引發民眾投訴不斷。民眾:「我覺得燒稻草空氣都會受到污染,而且這邊的生態都會被影響,我們的空氣品質都會變很差。」

農民露天焚燒,不僅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懸浮微粒,影響空氣品質,濃煙更可能遮蔽視線,增加行車風險。環保局透過空拍機和制高點拍攝,加強蒐證與科技執法,去年接獲的陳情多達810件,其中約600件到場時查無燃燒,僅210件有現場燃燒行為,最後裁處61件,以總陳情件數計算,裁處率只有7.5%。

宜蘭縣環保局噪音防制科長林修毅:「其實也都會比較建議說,第一個我們可以採取一個翻耕的方式,讓稻草回到土裡可以增加肥力,或者是說把稻草這個農資材,再另外去做一些鋪面的覆蓋,或者是做一些工藝品,其實都也是一個蠻好的幫助。」宜蘭縣環保局出動空拍機與高點攝影蒐證,查獲違規依「空污法」最高可罰10萬元,呼籲農民採取友善農作方式,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民視新聞黃富溢宜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