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
台南近期連續遭受颱風丹娜絲與豪大雨侵襲,市區多處積水、道路損壞,災後各界全力投入復原行動。然而在市府、民間齊心努力之際,網路社群卻出現大量陌生帳號集中批評救災不力,甚至散播誇大災情或錯誤訊息,引發網友質疑是否有組織性「帶風向」操作,試圖藉災難混淆視聽、操弄輿論。


網路粉專「熱血小江」、「峰狂打臉就是爽」等也揭露部分災情貼文在短時間內獲得異常高的分享數,遠高於一般用戶可及的傳播量,更加深外界對「網軍」介入的懷疑。針對這波可疑的資訊風向戰,台南不少在地居民、志工自發展開反制行動,不僅拍攝第一線災後實況影片,協助還原真相,甚至發起「台南人限定問答」來驗證發文者是否真為在地居民,內容如「小北夜市旁以前是什麼?」、「河樂廣場前身是什麼建築?」等,讓謠言帳號當場現形。

儘管也有部分聲音認為「揭露災情不應被視為帶風向」,但多數台南網友認為,「造謠」與「監督」應當有所區別,假帳號操作輿論與合理批評不能混為一談。在這場網路輿論戰中,民間挺身捍衛真相,拒絕讓謠言影響救災節奏與民眾信任,一名網友就感嘆表示:「多一分人氣,就少一分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