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實踐,開啟全球視野:靜宜大學 x BSU 暑期交流計畫邁入第八年

  • 發佈時間:2025/08/07 10:50更新時間:2025/08/07 11:09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跨文化實踐,開啟全球視野:靜宜大學 x BSU 暑期交流計畫邁入第八年

圖、文/引新聞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在全球局勢不斷演變的當下,臺灣因其在亞洲地區的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特質,逐漸成為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臺灣不僅擁有堅實的科技基礎與產業實力,更長期致力於民主、人權與教育發展,吸引世界各地學者與青年學子前來交流與學習。近年來,臺美尤其在教育與文化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化,雙方互動日益頻繁,不僅拓展學術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也促進了彼此對多元價值與全球責任的共同理解。


更多新聞: 男星開車失控「全身甩離駕駛座」! 他經歷「3次逃死」意外事件全曝光


圖/靜宜大學林思伶校長、林沛澧國際長與校內師長們熱情迎接樹城州立大學學生。(靜宜大學國際處 提供)


深化臺美合作 打造沉浸式跨文化學習旅程

靜宜大學與美國愛達荷州的樹城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 BSU)自2017年合作以來,已穩定推動六屆暑期交流計畫 。今年夏天再度攜手,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跨文化學習旅程。此計畫涵蓋語言學習、企業實習、產官學參訪與文化體驗,協助學生了解臺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拓展全球視野。一位BSU學生表示:「我一直覺得臺灣神秘又遙遠,但親身走訪後,發現這裡擁有領先全球的科技實力與豐富的人文底蘊。」

來自美國的同學們除了在靜宜進行兩個月的華語文學習,另外更參與一週的「產官學深度參訪行程」。學生首先前往美光科技(Micron)探索半導體製程與AI應用,進入潔淨室參觀微米級晶片生產流程,震撼於科技的精密與未來潛能。接著參訪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與新漢科技(NEXCOM),進一步了解智慧製造與物聯網應用,體會臺灣如何以創新引領全球科技鏈。此外,團隊也拜訪 Uber 臺北總部與長榮港務局,深入理解臺灣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戰略角色。


圖/樹城州立大學Jack Marr教授、學生交流團與外交部林佳龍部長之合影。(靜宜大學國際處 提供)


除了產業科技面向,學生也深入探討臺灣的外交與政策制定機制。在外交部,學生認識到臺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卻透過靈活外交與國際協力逐步累積國際影響力。他們理解到:影響力的關鍵,在於價值與理念的堅持。隨後在參訪民進黨中央黨部與臺灣智庫時,學生們與政策制定者與研究者對話,理解政策是結合民意、研究與決策過程的成果。一名學生說:「我從沒想過,一個政策背後竟有這麼多討論與對話,這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民主。」行程最後一站,學生們參訪臺中市政府,深入了解雙語政策、智慧交通與文化保存如何並行不悖。一名學生興奮地說:「臺中不僅現代化,也處處可見臺灣文化,這種與世界接軌的方式讓我大開眼界。」


圖/樹城州立大學/靜宜大學交流團與民進黨國際部之交流合影。(靜宜大學國際處 提供)



在這股合作浪潮中,高等教育機構扮演了橋梁的角色,推動青年世代的跨文化理解與共同成長。其中,靜宜大學與美國樹城州立大學(BSU)之間長年穩定的合作,正是臺美交流深化的縮影。雙方攜手推動的暑期交流計畫,不僅是一趟學習之旅,更是一場深度的跨文化交流經歷。從語言學習到產業實習,學生們在三個月的密集學習與實地探索中,逐步認識世界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也理解了自己作為全球公民所承擔的責任。靜宜大學與 BSU 的合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跨文化學習的平台,更促進兩國青年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拓展國際研究、教育創新與青年發展等領域,為臺美教育交流注入更多活力與動能。這不僅是兩所大學的合作成果,更是臺灣與世界對話的縮影。透過教育,兩國年輕人跨出一步,也讓世界向臺灣靠近一步。

更多新聞: 野火肆虐法國南部釀1死 西班牙度假勝地火勢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