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
民眾黨力推的「核三重啟公投」將在本(8)月23日登場,中選會也為此舉辦5場電視意見發表會,第一場次便於今(7)日下午3時正式開始,並由挺核派的清大教授葉宗洸對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在第一輪發表時,曾文生便問,到底該什麼時候徵求人民的意志?是在有完整科學檢測後,並將所有檢測資料向國人說明後,再邀請國人做決定,還是現在就先做決定?
眾所矚目的核三重啟公投第一場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葉宗洸與曾文生展開議題闡述與激烈辯論;在第一輪意見發表中,曾文生等到葉宗洸發表完意見後,便開始闡述反方立場。首先,曾文生便表示,不管核三或是台電所屬任何核能電廠要研役,事實上需要經過一定程序,因此用概括性概念談要延役,其實沒辦法進行真正的科學驗證相關工作。
曾文生提到,本次公投主文是「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他指出,這題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到底要怎麼做到?透過文字寫下這段話是容易的,但就科學上如果一定要流程檢驗,並確認研役沒有安全疑慮的話,是要經過反覆程序完成,因此怎麼樣的流程能夠由主管機關做出安全無疑慮的結論,而完全無疑慮有沒有任何殘留風險在裡面,這才是真正要公投的時刻。
身為台電董事長、反方代表,曾文生強調,自己最需要表達一件事,那就是任何的核電廠要展延原來使用執照所准許時間,都需要經過一定程序的檢驗。他說明,不管設備老化狀態、展延時間,而既有設備是否足堪重任,以及有無其他過去建廠時沒有發現到的風險因子,能夠經過科學和工程手段降低風險,而經過這些降低風險後,能夠把風險降到一定程度,最後這些風險應該要向國人說明。
對此,曾文生便表明,到底該什麼時候徵求人民的意志?是在有完整科學檢測後,並將所有檢測資料向國人說明後,再邀請國人做決定,還是現在就先做決定?
曾文生也說,對台電而言會把手上的機組都做最好的運用,而平白無故減掉6%對台電當然有壓力,但核電廠、燃煤電廠、甚至已經實現較長的燃氣電廠的除役,基本上都在台電的計畫當中。他進一步說,但台電基礎並不是靜態地擺在那個地方、在固定時間做固定運轉,事實上要經過調度才能運轉,而每一部機組也都有大休等相關時間。
同時,針對台電被質疑供電情況,曾文生也說明,事實上台灣備載容量最低狀況發生在2016、2017年,而且當時核二及核三廠尚未除役,甚至4部核能機組尚在運轉。他更說明,備載容量低於6%有100天,而最近這三年幾乎沒有在日間峰備載容量低於6%,即使是夜間峰發生的天數也小於10天。
此外,面對有外界質疑核電除役後,導致火力全開代表台灣空污越來越嚴重,曾文生指出,官方數字佐證的事實是台電所屬火力機組,在空污排放上從2016年至今已經空排量減少七成,但過去一段時間台電不斷承受缺電、台電製造大量空污的指控;若要進行這些指控,他希望基於科學實質數據做討論。
至於,針對正方所言核電除役後,台電在夜間會出現潮流上面出現「中電南送」,曾文生便分析,其實「南電北送」的時間已經40年,而在核三除役後確實有夜尖峰時間,電力在北部比較充裕,這是因為完成大潭電廠興建機組、通霄電廠興建機組,而這6部都是天然氣機組,在夜間、光電減弱時便向南部供電。隨著興達電廠一號機已經運轉、二號機在測試、明年三號機也會上線,曾文生認為,夜間峰在未來短期中電南送狀況可能不再發生。
「其實有一點覺得意外」,曾文生便問,南部已經「南電北送」一段時間,可能需要其他地方支應,這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要拿出來批判?而且新增的電力馬上就會起來,其中興達電廠明年二號機、三號機陸續起來後,他相信在新機組效率較好,故在整個供電潮流上會達成平衡,而他要再強調,核能機組能否研議或重啟,是要經過一定科學流程進行,需要時間、做些工程設計調整,這些都不是簡單的投票可以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