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726罷免失敗代表親中勢力勝利? 台聯黨:不應錯誤解讀

  • 發佈時間:2025/08/07 17:18更新時間:2025/08/07 17:1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726罷免失敗代表親中勢力勝利? 台聯黨:不應錯誤解讀
台聯黨主席周倪安。(資料照/台聯提供)

即時中心/蔣巧薇報導

726首波大罷免慘敗後,有不少國際媒體,以及像前總統馬英九在內的親中人士皆指出台灣民意向親中靠攏,甚至出現要求總統賴清德向中國卑躬屈膝的見解。對此,台聯黨認為「此類言論顯然是借題發揮,想引導執政黨步入岐途」。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師大女足抽血案犯眾怒! 黃捷籲:「反霸凌」應列入教練必修課

台聯黨主席周倪安表示,罷免固然是民意的展現。而罷免失敗的原因,向來是需要「候選人」為主體的政治行動,在以藍營政治人物為主角,而缺乏「對手戲」的政治舞台上,罷免一方的論述當然難以開展。此為罷免戰再過去歷史經驗裡,對被罷免者有先天利多的特性。

她指出,遍查執政黨所引起的民怨,諸如台聯在選前即警示,勞動部變相延續巴氏量表、環境部浪費公帑擴增男女混合廁所等左傾政策;不分區立委推動反歧視法,已讓相當多本土選民感到憂心甚至憤怒,中間選民感到反感。至於短期事件如關稅、風災救援的處理,都是可以檢討是否有影響罷免結果。

「若將罷免戰的失敗,歸咎於人民不再抗中,這並非正確的解讀。」周倪安提到,中共的灰色作戰襲擾,以及對台灣各項參與在國際參與的打壓,乃至於無故扣押台灣人的暴行,近年來越來越嚴重。沒有一個生活在自由民主環境的台灣人能夠接受。

周倪安調,選民對於內政方面的缺失,敏感度高於國際局勢的緊張,這是政治的現實;但也正是基於此定律,台聯黨認為,罷免失敗不應該錯誤及簡化解讀台灣民意是親中勢力勝利。

更多新聞: 第一勇(影)/徐巧芯不滿秘密會議 綠議員翻過往經驗酸「只想做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