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府申請提高瀕危紅木保護等級 或將衝擊製弓業

  • 發佈時間:2025/08/08 14:54更新時間:2025/08/08 14:54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巴西政府申請提高瀕危紅木保護等級 或將衝擊製弓業

文/MUZIK

巴西政府遞交提高紅木(學名Paubrasilia echinata,亦常稱 pernambuco、brazilwood)保護等級的申請案,將於今年11月在烏茲別克舉行的CITES大會討論,若提案通過,可能嚴重衝擊製弓業與巡迴各地演出的弦樂演奏家。

更多新聞: 台大校園便衣人員無預警闖入抓人 校方:移民署未知會學校

巴西紅木又稱巴西蘇木,葡萄牙探險家稱其為「紅色木頭」(Pau-brasil)——巴西正是因為出產該木,而得Brazil之國名。

此木作為琴弓製造的上等材料,已有超過兩個世紀的歷史,即便在其瀕危的今日亦然。該物種自2007年即名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不過巴西政府正在努力想將其等級提升至附錄一,這除了會導致以紅木製造的新琴弓遭到禁售,連現存的紅木弓也要受到嚴格限制,跨國攜行者必須持有樂器認證(Musical Instrument Certificate,MIC)或CITES發給的許可,並證明其所有權,才能通過海關。

巴西當局強調,升級是抑制國際紅木需求的唯一方式。據其估計,過去25年來大部分紅木琴弓與弓坯的製作材料都來自非法貿易,只是被假報告和「洗木頭」(wood laundering)的手法掩蓋。該國2018年展開打擊瀕危樹種非法貿易的Dó-Ré-Mi行動,就沒收了29萬餘件疑似非法的琴弓與弓坯。

雖然巴西政府不允許紅木被運出生長地,採伐卻從未停止,自2002年以來,相關單位已扣下超過1000棵遭到非法砍伐的大型原木,其中大多是來自國家公園區的百年老樹。

目前巴西紅木並無大規模商業種植,只有代表國際製弓商的紅木保護倡議組織(International Pernambuco Conservation Initiative,IPCI)等單位進行小型栽種與保育。IPCI強烈反對提升紅木的保護等級,指其將使巴西與其它地方的製弓業陷於險境,持有紅木弓的音樂家跨國旅行時,行政手續也會大量增加。

然而對於人工種植的紅木是否適合製弓目前尚無共識,且保護區自然木仍持續受到非法採伐,都令巴西政府進退維谷。該國製弓業重鎮Espírito Santo當地的聯邦警察主管就直言:「賣木頭比賣古柯鹼要賺錢多了,而且是低風險加暴利。」

更多古典樂新訊息:MUZIK閱聽古典樂

24小時古典樂線上聽:MUZIK AIR

更多新聞: 楊柳颱風逼近台灣!恐增強為中颱 最新路徑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