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8日凌晨2點生成,一步步朝台灣靠近,氣象署預估下週三(13日)最靠近台灣或巴士海峽一帶,屆時降雨熱區將由東半部地區轉向西南部地區,但路徑及強度變數仍很大,有待持續觀察。不過專家提醒,楊柳接下來還會增強,後續是否影響台灣全看2天後1關鍵,「就得看楊柳能否撐過去了」。
氣象署表示,楊柳昨(8日)下午2時中心位於臺北東方2470公里的海面上,未來朝西移動接近臺灣東方外海。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提醒,楊柳颱風的環流結構持續調整中,受所在區域垂直風切增強影響,結構出現輕微不對稱,主要對流雲系集中在颱風中心的南側,「接下來,楊柳會稍稍增強一點」。

不過粉專提醒,當颱風下週二(12日)接近日本琉球東南方海域,將通過一片偏強風切與乾燥空氣並存的區域,環境條件進一步惡化,將不利颱風生存及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颱風的強度會逐漸減弱。因此是否影響台灣、距離台灣會有多近,「就得看楊柳能否撐過去了,再觀察2天!」

另外,粉專先前發文提到,颱風未來2天的整合結果,將決定後續的發展趨勢。若整合後較偏北,相對位置約台灣正東方,將進入垂直風切較強且乾燥的環境,不利發展、甚至可能逐漸減弱。若整合後較偏南,相對位置約台灣東南東方,將進入風切較弱、環境較有利的區域,「有機會持續增強,可達中度颱風。」因此楊柳未來48小時每一步都很重要,除了是能否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期,也是楊柳「颱生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