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一名年近50歲的未婚女網友近日在網路分享自己的財務壓力,引起熱烈討論。她計算後發現,即使房貸剩下約245萬元,依目前的繳款速度,到65歲時仍會有約100萬元未還清。想到屆時體力下降、工作機會減少,讓她對未來生活感到焦慮不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一名年近50歲的未婚女網友近日在網路分享自己的財務壓力,引起熱烈討論。她計算後發現,即使房貸剩下約245萬元,依目前的繳款速度,到65歲時仍會有約100萬元未還清。想到屆時體力下降、工作機會減少,讓她對未來生活感到焦慮不安。
示意圖/一名年近50歲的未婚女網友近日在網路分享自己的財務壓力,到65歲時仍會有約100萬元未還清。(擷取自freepik)
該名網友在 Dcard 貼文表示,自己於 2019 年離職後,一直未找到理想且穩定的內勤工作,只能依靠打工維持日常生活支出。近期她心血來潮,試算了未來的房貸狀況,結果發現即使繳到退休年齡,仍有百萬元貸款壓力,讓她頓時感到沉重。雖然屆時可領取國保與勞保年金,但她擔心視力與反應跟不上工作需求,無法再兼差或延後退休。
她強調,自己未婚且無子女,擔心如果在過世前房貸尚未清償,將造成後續問題。孤獨感與財務壓力交織,讓她對未來充滿不安,「已經開始焦慮了」。
該文章引發網友熱烈回應,有人直言「沒小孩,真的繳不動就賣掉」、「賣房換現金去養老院也行」、「我快50了,房貸還有400萬,別想太多」、「以房養老或換小房都可以考慮」。也有人分享個人經驗,「我跟你年齡相仿,房貸是你的3倍,建議增貸部分金額做固定配息投資,或許能加快還款」、「我 71 年次,沒婚沒生,房貸還有 1000 萬,不要讓自己太焦慮」。
部分網友認為,越早購入的房子多半已有增值空間,若未來無力負擔貸款,及早出售仍屬不錯的投資成果。「不要抱著房子不能賣的想法,繳得起很好,繳不起就變現,至少本金和漲幅都在。」
房仲業者也在討論中提出專業建議,表示實務上曾遇過多位客戶面臨相似困境,若擔心年老時房貸壓力過大,可以提前規劃,包括:一是申請「以房養老」,將房產抵押給金融機構換取每月固定金額;二是考慮換屋策略,將目前房屋出售後購買較小坪數或較低總價的物件,以減少貸款金額和月付負擔。
業者提醒,提前做好財務規劃,有助於面對未來突發狀況,尤其對於單身、無子女的族群而言,更需要預先思考老年生活與照護資源。無論是透過變現資產、調整生活型態,或利用金融工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晚年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