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透過假冒檢警詐騙仍是詐騙手法榜首,6月單月總財損為12.3億餘元,歹徒常鎖定退休在家的高齡長輩進行詐騙,警方呼籲民眾多向長輩宣導,遇可疑來電,可先撥電話詢問家人確認。
刑事局今(9)天指出,依165打詐儀錶板統計,6月份假冒機構(公務員)詐騙案共618件,總財損金達新台幣12億3000多萬元,個案被騙財損每件平均近200萬元,是所有詐騙類型榜首。
刑事局分析,此類詐騙手法經常鎖定退休、居家的高齡民眾,利用長輩在家時來電,假稱涉及不法,再假冒檢警,稱要交付財物監管或公證,誘騙被害人匯款或面交鉅額款項。
警方再次提醒民眾,務必多關心家中長輩,應提醒慎防此類型詐騙手法,以免遇詐騙而損失慘重。
刑事局也提供1實務案例,東部1名68歲陳姓婦人7月初接到假冒保險業務員電話,稱保險金遭盜領,已協助主動代為報案,隨後詐團謊稱自己是偵查隊警官,稱陳女涉詐保,引導作電話筆錄,卻詢問持有的存款、股票現況。
該名被害人後續又被詐團假冒檢察官誘導,解除銀行內的300萬元定存,且被要求不能出門且聯繫他人,將派人領提款卡協助取款,被害人事後發現有異,驚覺遭詐騙。
刑事局分析,詐騙集團會掌握被害人個資,假冒公務機關等身分,提及被害人涉犯罪、身分遭冒用等,後續由假檢警出面誘導被害人。
刑事局表示,詐騙集團提到的關鍵字,就是身分證件遭冒用、帳戶涉洗錢或其他不法等,警方嚴正聲明,檢警不會用通訊軟體聯繫及作筆錄,民眾接到語音詐騙電話,務必先掛電話,保持冷靜,再撥110或165專線詢問,才能保護個人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