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隨著時節邁入盛夏,颱風越來越頻繁地出現,目前台灣的東方海面上,已出現今(2025)年第11號颱風「楊柳」(PODUL),根據多方預估,恐將於明(12)晚至後(13)天早上逼近台灣,且很可能是「穿心颱」。氣象專家吳聖宇認為,楊柳颱風移動速度偏快,預估週三(13日)中午就會從南花蓮沿岸進入、同日傍晚從彰化一帶出海,晚間快速挺進中國福建;因此,估計到了14日,基本上已遠離台灣附近。
吳聖宇首先說明,由於垂直風切干擾,楊柳颱風從昨(10)晚起,遭遇內核深對流偏向環流南半部的問題,讓結構呈現北弱、南強的不對稱型態,進而使強度發展抑制。今天垂直風切更強,直到明天才會改善,屆時到侵襲台灣前,強度才有機會再增強一些;但吳聖宇也認為,目前已達輕颱上限的「楊柳」,即便稍微變強,也還是可能跨越中颱門檻。
吳聖宇續指,目前無論是傳統物理模式、AI調整模式的路徑預報,都開始趨向一致;他指出,路線逐漸偏西、偏南、大致趨向台灣花蓮或台東一帶,而氣象署的官方預報路徑,目前也已調整到南花蓮登陸,速度也變得更快一些。吳聖宇表示,可能週三中午會在南花蓮沿岸進來、同天傍晚於彰化一帶出海,晚間快速趨向福建沿岸;至於週四,基本上已遠離台灣附近。
他補充說明,從比較細的預報資料,可看到颱風中心近岸時受地形影響,路徑有機會出現小幅度、不規則擺動;但由於速度很快,因此擺動幅度應該有限,不影響整體大方向。
總結上述,吳聖宇認為,颱風的影響應該會「很集中在週三(13日)這天」,屆時,各地可能會先後經歷1次「風雨增強到減弱」的過程;他續指,由於預估路徑從花蓮登陸、經過台灣後在中部出海,之後繼續西進,加上颱風本身可能呈現北弱、南強不對稱結構,所以降雨影響最大的區域,可能是宜蘭以南、花蓮、台東以及嘉義以南山區。

吳聖宇進一步表示,參考歷史上各種條件都相近、1992年出現的「歐馬颱風」,降雨也是呈現類似的分布情況;因此他認為東半部、嘉義以南地區(尤其山區)的朋友,應特別注意楊柳颱風從週二(12日)深夜起,至週三的一整天之間,可能帶來的降雨影響。至於其他地方,同樣是在颱風環流範圍內,也是不能掉以輕心。
他另也提到,颱風中心登陸點附近應特別注意強風,由於這個颱風環流很小,因此強風區域應該都集中在颱風眼牆範圍內,「類似丹娜絲颱風、或山陀兒颱風的情況」。吳聖宇強調,登陸點附近的風力可能特別大,外圍一些的區域風力就相對較弱,所以,還是要持續注意登陸點在哪個位置,周邊區域就要嚴加防範可能出現的強風。
他認為,依照現在的預報,颱風中心大概率落在南花蓮、花東之間,因此這一帶的朋友,週三這天務必特別小心;此外,颱風過山後,如果結構能重整起來,彰化以南地區同樣要注意,可能持續出現強陣風,時間點預估在週三下半天到晚間。
最後,吳聖宇也分析道,颱風於週四清晨過後,應該就已離開台灣附近、進入中國福建內陸;屆時,太平洋高壓馬上會接手,因此若情況「順利」的話,週四天氣就有機會回到夏季型的午後雷雨天氣。但他也提醒,由於颱風剛走,大氣還不穩定,西半部到時候仍有機會出現局部大雷雨。
不過整體而言,他認為,楊柳颱風過後,應該馬上就會回到高壓影響的夏季天氣型態、不會有低壓帶、也不會有西南氣流之類的東西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