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昨(12)日在立法院為「核三延役」議題展開激辯。面對蘇宣稱,民調顯示75%恆春鄉鎮的民眾,都支持重啟核三,郭馬上反擊說,「將敦親睦鄰費拿掉,你看他要不要支持?」,結果卻遭在野黨大作文章、質疑他醜化恆春居民。對此,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今(13)天受訪時,為郭緩頰說「部長比較直白啦」;但他認為,更好的說法應該是,「敦親睦鄰費對民眾而言,其實是政府的贖罪」。
莊瑞雄表示,之所以對民眾發放敦親睦鄰費,主要是政府必須基於贖罪心態,直接面對「對地方的侵害」。他接著直言說,核三對屏東而言,就是超過40年的核災風險,地方不僅扛下了陰影、還有1萬多桶核廢料,所以「政府當然要有作為」。他續指,其實就像蘭嶼一樣,43年來我們放了10萬多桶核廢料,這就是為什麼,前陣子才特地前往蘭嶼,要求衛福部10月提出興建意願計畫;「這也是政府的贖罪,講白了就是贖罪」,莊瑞雄說。
他指出,蘭嶼的情況與恆春類似,也是地方拿了補助,而蘭嶼電費也是全國最低、幾乎不用付電費。莊瑞雄重申說:「原因就出在這,政府應該是用憐憫、贖罪的心態去面對;倒不是因為覺得,這樣為民眾發放回饋金,他們就該接受核廢料、甚至核電廠,繼續荼毒地方」。

另一方面,莊瑞雄也再次提醒,千萬別輕忽核災的風險及威力。他認為,核電廠的安全性很難評估,也不是主管機關認為安全,就真的毫無風險;「福島核災還沒發生以前,不是全世界都認為日本核電廠超級安全嗎?」,莊瑞雄說。他進一步指出,只因為那天突然來了1場地震、1次大海嘯,結果那天出門種田、工作的當地民眾,到現在很多人都還沒辦法回家。
他繼續說:「為何回不了家?因為變成禁止進入的區域了」。所以莊瑞雄認為,世界潮流並不是非用核電不可,「真正的世界潮流,永遠都是核安第一」。而他也表示,目前國際上的最大難題,就是核廢料該怎麼解決,這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