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克里姆林宮便大幅升級對烏克蘭城市的轟炸。距離前線約15英里的頓涅茨克州(Donetsk province)東部駐軍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也時常遭到空投滑翔炸彈、多管火箭砲以及自殺式無人機(kamikaze drones)的襲擊。對此,英國媒體直言,「這是1場機器人的戰爭。」
據英媒《衛報》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很可能在15日於阿拉斯加(Alaska)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面時,要求烏克蘭將克拉馬托爾斯克,以及其他俄方尚未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交給莫斯科。他聲稱包括克里米亞(Crimea)在內的4個烏克蘭地區都屬於俄羅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誓言絕不割讓土地,並表示憲法明文禁止此事。
在外界擔憂美國可能迫使基輔(Kyiv)接受不公正的和平協議之際,俄軍正在持續向前推進,試圖在戰場上創造既成事實。本週稍早,據報俄軍已突破了烏軍防線,越過了被圍困的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北方的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
同時,俄羅斯發動了破紀錄的空襲行動。4日至10日,俄軍對烏克蘭投下了超過1000枚航空炸彈,以及近1400架自殺式無人機。截至目前的單日紀錄則是在7月創下的,當時俄軍1夜之間派出728架無人機,並發射13枚飛彈,其中大多數針對烏克蘭西部城市盧茨克(Lutsk)。德國專家預測,到秋天時,莫斯科每日可能派出2000架無人機。
這些無人機原本由伊朗進口,現在則在俄羅斯的大型工廠內大量生產。俄羅斯國營媒體播出的畫面顯示,在阿拉布加(Alabuga)園區內,一排排塗有深色迷彩的無人機整齊排列。該工廠位於距前線1050英里的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Republic of Tatarstan),主要產品是「格蘭-2」(Geran-2,伊朗的見證者-136無人機為其原型)攻擊型無人機。某個版本更可以攜帶重達200磅的強大彈頭,還配備了多項人工智慧功能。
對此,澤倫斯基政府正急於尋找應對日益龐大無人機群的方法。歐洲夥伴承諾提供更多愛國者(Patriot)先進防空系統,每套造價超過10億美元。目前外界估計基輔擁有6至8套愛國者系統。愛國者能攔截巡弋與彈道飛彈,但用來擊落無人機的成本效益並不高。有報導稱,由前谷歌(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創立的科技公司,正在打造具備人工智慧目標鎖定功能的無人機。
烏克蘭國內製造商也在尋找解方,也就是1種廉價、可規模化生產的攔截型無人機,用於擊落來襲的「格蘭-2」。上個月,澤倫斯基參觀了1間正在生產此類無人機的工廠。他告訴工程師與官員:「我們已經為製造商設定明確任務:烏克蘭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具備每天部署至少1000架攔截機的能力。」並強調這些裝備「能夠保護生命。」
今年4月,無人機公司「野蜂」(Wild Hornets)推出了一款原型機。該公司1名代表表示,這款名為「刺針」(Sting)的新型攔截機可對抗自殺式、偵察型以及其他型號的無人機,「刺針是一架普通無人機,但擁有不同的機身結構,看起來像1枚火箭。它可以從地面發射,速度相當快,大約每小時300公里。」
然而,這名代表不僅拒絕透露「刺針」已擊落多少架格蘭-2無人機,也強調烏克蘭仍面臨許多技術挑戰。俄羅斯已改良「格蘭-2」的設計,增加了隱形功能,並使用速度更快、可在3英里高空飛行的噴射引擎無人機。「它們並不容易攔截。」他承認。此外,烏克蘭防空部隊對操作「刺針」的經驗有限,因此直到今年5月,烏軍才首次擊落「格蘭-2」。
「雙方都在擴大規模,很難說誰佔上風。」這位代表說。他承認俄羅斯在纜線控制的光纖無人機上佔有優勢,這種無人機免疫電子干擾,並在2025年已被部署於整條前線。俄方首次使用它們是在去年秋天的庫斯克州(Kursk province)戰役中,當時烏克蘭部隊奪取了一部分俄羅斯領土。
製造商指出,無人機是摧毀昂貴戰場裝備(如坦克)的1種廉價而精準的方法。烏克蘭「General Cherry」無人機集團負責人格里辛(Stanislav Gryshyn)便表示,他的公司正在研發1種針對「格蘭-2」的創新武器。他補充,以前在田野或高樓上用機槍射擊俄羅斯無人機的舊方法,已經不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