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中心/鄭博暉、林俊明 台南市報導
歷經風災豪雨,台南的廢棄物清運,成為一大問題,尤其石綿瓦廢棄物,因為毒性對環境和人體有害,亟需政府整合資源,進行處理。目前中央對家戶,和畜牧業重建過程,產生的石綿瓦廢棄物,都有整合資源協助,唯獨對中小企業廠房,缺乏清運政策和支援,讓許多企業主也傷腦筋。

建廠近50年的老牌家電廠,歷經丹娜絲風災和豪雨,災後至今百廢待舉,員工們得忙著生產,但工作環境,還沒復原。為了消化訂單工人們忙著趕工,不過在工廠上方的倉儲空間,現在卻還是滿目瘡痍。
被狂風吹破的屋頂,已經緊急翻修,重新蓋上了鐵皮,不過拆下來的舊石綿瓦,卻成了業者的一大問題。一百多袋的太空包裡,放著的全是破碎的石棉瓦,堆滿了倉庫,連大門前的空地,也全都是石棉瓦,不但有環境問題,也影響廠房修整的動線。不是不想找人清運,實在是面對這些敏感的石棉瓦,業主也不敢隨便處理。
家電廠業者王瑞龍表示:「我們真的是不能夠,隨便外包出去,因為如果外包出去,又有可能一些二度傷害也不一定,因為這種東西真的是,有人在收但是好不好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敢因為遇到這個問題,我們夾在中間。」

台南市環保局廢管科長邱瑞基說:「因為目前不在,中央補助的範疇之內,那因此我們還是呼籲工廠,能夠妥善委託專業的拆除機構,來進行拆除之後,再委託甲級的處理機構,來進行處理。」
一般廢棄物清運,和廢棄石棉瓦的處理,成本價差有十倍之多。目前中央對家戶和畜牧業重建,都有整合資源協助,中小企業廠房受災,卻沒有被納入支援。
立委陳亭妃表示:「石棉瓦是有毒而且不好處理,如果沒有我們政府全權來處理,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要求這個經濟部應該盡力,在整個中小企業的主管單位部分,來幫忙協助。」
市府環保局坦言,得由中央納入補助範圍,才能協助清運石棉瓦。而對受災的中小企業主而言,百廢待舉自力救濟,已經很艱難,遇上這石棉瓦的難題,更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