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李美妍報導
國會朝野政黨自去(2024)年下旬,就不斷為總預算案爭吵;而隨著今(2025)年也將邁入年尾,新年度預算案預計於9月開議,新一波爭執恐怕又會捲入重來。即便如此,行政院今(21)天仍拍板明(2026)年度總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坦言說,相較於今年,明年歲入編列銳減3025億、歲出編列增加1100億、另根據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將大增4165億,顯見中央財源相當緊張,必須舉債因應新年度總預算。
卓榮泰表示,關於新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向總統賴清德完成報告;今日向國人說明,明年歲入共編列2兆8623億、較今年大減3025億,明年歲出編列3兆350億,較今年增加1100億。他進一步表示,明年分配給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將大幅增加4165億,比起今年多出58%,因此中央財政出現極大的財政缺口。
但為了維持國家的功能,卓榮泰也強調,行政團隊必須為國家增加建設、給予國民更多照顧,「即便中央財政稅率被縮減,但我們努力要做的事情還是更多」。所以,卓榮泰依舊指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仍為國防經費增加938億、公共建設增加930億、科技發展增加266億、衛福經費增加203億、長照3.0經費多出227億;另外,還包括打詐、河川改善治水工程、新成立運動部、乃至於要強力推動的「AI新10大建設」,各項預算也都有所增加。

因此,卓榮泰總結說,若將中央政府明年度總預算、再加上兩項特別預算,舉債剛好達到4000億台幣;他坦言道,這個數字的確相當高,但為了奠定台灣未來20年的國家發展、建設重要基礎,這是必須的工作量能及預算規模。
至於外界相當關注的國防預算編列,卓榮泰也特別說明,明年度公務預算部分高達5614億,但若加計特別預算、非營利特種基金、並依照北約計算模式標準,納編輔導會退役軍人的相關支出、海巡署預算等,整體國防預算總計達到9495億,約佔全國GDP的3.32%。
卓榮泰認為,這是我們再次向全世界、同時也向國人展現,維護台灣主權安全及印太地區穩定安全的決心,並彰顯與世界攜手的能力。至於外交部分,相關預算也增加至415億,比起往年都顯著增加;「我們期待能拓展更有力的外交空間」,他說。

總結上述,卓榮泰說明,行政部門這次花費相當大的心思,籌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艱鉅工程」。但他表示,團隊依舊於當前財政的結構底下,如實編出了一份,有助於推動國家政務的總預算;乃至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國家整體發展上,需要的各項公共建設以及科技發展,以及民生、衛生、社福各方面的需要的政策跟預算。
卓榮泰續指,此份預算之後將送請立法院,希望朝野各黨可根據過去共同審預算的經驗、共識,來審查明年度的總預算;他也承諾,團隊將努力促成更和諧、更有效的溝通,並強調必須在憲政體制下,符合憲法與預算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