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台灣民眾黨昨(8月20日)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主張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之羈押原因,對此,法部務今(8月21日)召開記者會由法務部常務次長黃謀信說明,表示將會嚴重衝擊社會治安,並強調若刪除將會嚴重影響共犯的向上溯源,並舉例共諜案、虐童案、詐騙案都存有勾串證人的高度風險。
黃謀信表示,如今犯罪型態多元,甚至趨於集團性,並舉例虐童案、賄選案、共諜案、營業秘密犯罪皆存在勾串風險可能性。若刪除羈押,將無法防止勾串。他指出,若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之羈押理由,將使被告有機會第一時間脫身,並有被告和證人有串供的高度風險,偵察機關也將難以鞏固事證,溯源斷根以及有效的追查幕後共犯。
黃謀信說,法務部認為刑事訴訟法的羈押原因,尚無修正之必要,若貿然修正將會嚴重衝擊社會治安以及民眾權益。因此,法務部也呼籲修法應衡酌犯罪追溯以及民眾利益以維護司法公信力。
黃謀信強調,司法制度須考量整體公共利益,不能因為個案動搖制度,如今羈押原因兼顧犯罪追訴及人權保障,現行羈押規定有嚴格的法律要件,並需要有事證相佐,由法院依全部卷證資料進行審酌後進行裁定,非檢察官主張,此即「法官保留」制度,已充分確保被告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