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孟暄 林大帷 台北報導
響應賴總統提出的青年客家政策,客委會首次舉辦國際志工服務團,這回有20位高中生,特別前往泰國進行志工交流,跨越語言隔閡,用十天時間走進當地社區,用行動展現客家精神,幫助弱勢家庭,今天特別舉行成果發表會,來鼓勵這些客家青年。
開心的拿著結業證書,剛從泰國返台的「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第一次踏出台灣,就用行動,把愛送到國際。
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學員 鍾官秤:「我們付出這麼多,其實就是在幫助那些,世界上面弱勢的族群,甚至那時候在泰北,因為淹水的關係,他們可能沒有那些物資,所以我覺得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20位客家青年志工,走進泰國曼谷和春武里省的社區,和當地客家同鄉會以及志工團體交流,從7月底到8月初,展開10天志工活動,協助整理二手、救災物資以及發放物資給弱勢家庭,還準備了客家特色餐點,每個人都卯足全力。
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學員 黃祁萌:「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不管要做什麼 ,我就是近我所能的去準備這一個活動」。
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學員 鍾官庭:「我相信我的身體的勞力付出的越多,那讓這世界善的循環的力量就會比較大」。

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客委會更在成果發表會上頒發結業證書,肯定這群青年跨出台灣,把客家精神帶到國際。
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 :「譬如說今年去泰國,不單單是跟泰國的客家鄉親做交流,另外一方面也要很深入的去了解泰國的民情,我們在台灣一直講客家,我們希望人家來尊重我們客家,來認識我們客家文化 ,那是一樣的道理」。
短短十天,卻是一段難忘的志工旅程,希望未來能把客家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看見台灣青年的自信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