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陳崇翰、黃兆康 基隆-新竹報導
今天(8月23日)是農曆7月初一,也就是俗稱的鬼門開,「雞籠中元祭」堪稱北台灣大規模民俗慶典之一,至今已171年,位在基隆的三姓公廟,在昨天(22)晚上進行開龕門活動。而新竹城隍廟,也在晚上11點準時開「虎門」,迎接好兄弟到來。
貢桌上擺著三牲四果,祭拜神明,全是為了接下來,基隆最大規模的「雞籠中元祭」開燈儀式,做準備。基隆光華里長陳世豐:「(三星宮)大概也有一百多年歷史,這邊(祭祀)的骨骸,包括清法戰爭,還有一些西班牙人、荷蘭人,還有一些清朝的人;這邊骨骸大概有一百多個。」

週五(8月22日)晚上11點,農曆7月開鬼門,這也是陰間好兄弟的出口,俗話說,3年一閏,好壞照輪,今年(2025年)是難得的雙春閏月,基隆三姓公廟,在周五子時進行開龕門活動,而廟中主祀的三姓公,相傳是將軍,義民跟一隻馬,分別代表天、地、人,後代居民在遷入後,興建廟宇祭祀,感念先人的辛勞跟努力。爐主吳建國:「先人的傳統或保留下來的,我們都要繼續的做下去,讓他們先人可以安息,可以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子子孫孫的努力再留給下一代,他們再繼續的傳承。」

除了開龕門,新竹城隍廟也開啟一年只開一次的「虎門」,道士手上揮舞著七星劍,在「虎門」前面比劃,七爺八爺緊接著進場,氣氛相當熱鬧。新竹都城隍廟管理人鄭來聖:「把我們整年關閉的我們的虎門,在此時范將軍會來開虎門,就象徵了我們城隍祭、農曆七月也正式開始。」基隆老大公廟,也會在周六(23)下午,進行開龕門儀式,進入農曆7月,全台許多宮廟都用不同方式,迎接鬼月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