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于士宸報導
隨著823罷免及公投落幕,話題再度引發社會熱議。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也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核三公投的同意票相當高,對於大罷免的失敗,表示執政黨仍有許多地方應該檢討,高喊「台灣必須繼續向前走」。矢板明夫也轉發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的貼文,直指台灣政治體系尚未出現一個「本土的右派政黨」。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昨日(23)於臉書發文,表示目前美國在川普的帶領下,政治路線是反共、右派、保守主義的型態,但反觀台灣卻無法找到對應的政治單位。吳嘉隆指出,在台灣,民進黨算在「反共」這邊,但其實並不怎麼反共,而是「討厭共產黨」而已。民進黨不想激怒中共,不想惹事,所以不會去跟共產黨對著幹,但是,至少他們並不想走親中路線,所以就勉強算在反共這邊,民進黨基本上是左派思維,本質上仍偏自由主義或進步主義,至於國民黨則是右派,但由於傾向親共,與美式的反共右派顯得相差甚遠。

吳嘉隆進一步表示,川普的路線是反共的,右派的,保守主義的,然而在台灣卻因為民進黨反共是左派,國民黨是右派,但是親共,而找不到真正符合美國「本土右派、反共、保守」定位的政黨,直言希望台灣能跟進。吳嘉隆更說道:「這讓川普陣營看台灣時,真的覺得傷腦筋」,同時也揭露出矢板明夫建議執政黨檢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