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李育翰 台東報導
夏季是綠島旅遊旺季,也是陸蟹繁殖季節,母蟹會越過公路到沙灘釋放幼蟹,卻常遭遇路殺,當地業者與志工發起護蟹俠客行,定點埋設PVC引導設施讓蟹媽媽回大海,更號召遊客加入,大幅降低路殺率,世界首創獨步全球,該項研究更發表於國際期刊。
野放陸蟹媽媽,小心呵護,要牠們先回森林,再找時間到大海產卵。民眾:「免得牠又亂走被壓死又跑到馬路上,好了回森林吧」、「牠要聞氣氛適合才會回到海邊到海裡去釋放幼蟹,牠會先找安全地方躲著」、「這是在保護螃蟹,也是保護生態環境」、「我覺得很有意義」。

每年5月到10月是綠島陸蟹繁殖的季節,陸蟹必須跨越馬路到海邊產卵,5-10月恰好也是綠島旅遊旺季,遊客騎機車穿梭在綠島的環島公路上,經常遭遇路殺,東管處與綠島的保育人士發起護蟹過馬路活動,經過幾年實驗,減少三分之一以上路災。東管處處長林維玲:「我們這幾年在石廊有涵洞的地方,用PVC管制做了一些導引設施,讓路線經過導引設施,順利經過涵洞,可以安全的過馬路到海邊,經過這幾年的實驗,它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幾乎有效的減少大概三分之一以上的路災情形,相關的一些實驗的資料,也登上了一些國際期刊」。

綠島遊客熱情響應在地護蟹行動。(圖/民視新聞)
2025年東管處從6到9月都各辦一場護蟹過馬路活動,吸引不少遊客參加,期待蟹媽媽們都可以安全的到海邊產卵,孵育出更多的蟹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