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 去除腦中不好蛋白「輕度失智症適用」

  • 發佈時間:2025/08/26 18:15更新時間:2025/08/28 10:0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 去除腦中不好蛋白「輕度失智症適用」
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5萬人,預估2041年將逼近68萬人,盛行率高達10%(圖/民視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上升,預估再過15年後,將逼近68萬人,為了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又有新的治療法通過核准,利用"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去除腦中不好的蛋白,避免改變腦部結構,但目前只適用輕度病人,對中、重度失智症的患者,還要進行臨床實驗。

更多新聞: 她列理想婚姻10條件「年薪百萬、手機要給查」!網友兩極反應掀論戰:結婚還是許願?

長者們,一起玩桌遊,動動腦,因為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5萬人,預估2041年,將逼近68萬人,盛行率高達10%,醫師提醒,失智症前期,會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是失智症的治療黃金期。

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 去除腦中不好蛋白「輕度失智症適用」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徐榮隆(圖/民視新聞)


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顧問醫師暨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胡朝榮:「極輕度或者是輕度認知障礙症(MCI)的這一群人,大概佔了我們65歲以上的族群,超過百分之15%,我們可以早點介入,早點診斷,可以把這個病人擋在MCI這個階段,那他就不會往中度、重度走。」台灣今年也核准新療法"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清除腦中的不好的蛋白質,讓疾病進展延緩3年,不過,目前只適用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失智症病人。

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 去除腦中不好蛋白「輕度失智症適用」
民眾到醫院看診(圖/民視新聞)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徐榮隆:「在腦子裡面有這些毒性的蛋白,比如說像是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就好像是兩個壞蛋,它們是不好的蛋白質,這些不好的蛋白質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細胞,讓我們失去功能,所以這個新的標靶藥物,就是把其中一個壞蛋清除乾淨,讓疾病的進展減慢。」台灣失智症協會 徐文俊理事長強調,失智症和老化不同,如果出現記憶力、邏輯退化,判斷力減弱,或是語言能力退化,情緒個性改變,對社交退縮,執行力變差,對時間、空間混亂,找不到東西等十大警訊,就要小心可能是失智症,最好及早就醫,早期預防。

更多新聞: 亞洲動物保護大會首次在台灣舉行 逾600名專家共議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