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黃富溢 宜蘭報導
你有看過這樣的廟宇彩繪嗎?宜蘭員山一間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宮廟,最近牆面悄悄換上新風貌,鎮守東南西北的四聖獸,不再是傳統莊嚴的畫風,而是以Q版、卡通化的形象現身,有人覺得栩栩如生又新潮,也有人認為有失神明莊嚴,看法兩極。廟方表示,希望吸引年輕人目光的一種創新嘗試。
宮廟牆面抬頭一看,藍天為底,一條綠色青龍蜿蜒其上,龍角閃著金黃光澤:;赤紅朱雀展翼而飛,燃燒著不滅的火焰。還有這面,玄武背上鑲嵌著寶石,白虎則是藍白條紋交錯,眼神靈動。不同於傳統莊嚴的廟宇筆觸畫風,每一尊聖獸都畫得生動活潑,頗有寶可夢風格。信眾林先生:「畫得栩栩如生啊,很有動感,因為比較現代化,這個廟宇本來就是歷史很久啊。」

聲源:畫師許漢柏:「他們一開始是想要畫,寶可夢的角色在天花板,我就說那個沒辦法,那個有版權問題這樣子,我說我可以幫他們設計,像寶可夢風格的四聖獸。」這間位在宜蘭員山七賢的再興宮,主祀張公法主聖君,歷史已超過三百年,原本廟宇側牆只是單調油漆,廟方希望藉由「四聖獸」彩繪,煥然一新。四聖獸是台灣道教與民間信仰中的重要守護神獸,分別象徵東、西、南、北四方,並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祂們不僅是自然力量的化身,也是陰陽五行哲學的具象化。但信眾好像不太適應!

信眾李小姐:「我感覺神明有神明的莊嚴像,然後畫成卡通的話,好像怪怪的。」廟方陳主委:「那時候本來是我們只有油漆而已,他就一直在講說四聖獸是鎮四方,廟方主委陳主委,他就想說啊,不然我們來畫一個四聖獸,可是不要畫傳統的,他就說搞這個3D的,我說好這個創意不錯。」為了展現不同於傳統的新視覺,廟方找來彩繪師許漢柏畫師操刀,從構圖到完成歷時六天。未來廟方也計畫在更多牆面延伸創作,讓古老廟宇持續注入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