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王子承
AI晶片功耗與散熱需求日益升高,竑騰憑技術創新與靈活布局,從鐵皮工廠躍升為自動化設備廠,在先進封裝與檢測領域持續拓展新機會。
當AI晶片運算效能不斷提高,熱能與功耗也不免快速攀升,如何妥善在晶片上植入散熱片,因此成為先進封裝製程重點。而供應市場上七成散熱片製程自動化設備的,是一家位於高雄、資本額不到3億元的公司,竑騰科技。
洞悉封測痛點創技術 靈活身段站上市場浪尖
所謂散熱片製程,是將晶片固定在基板上,再均勻敷上散熱膏與固定膠,最後再施加壓力讓晶片與散熱片緊密貼合,就像是替吐司(晶片)塗上果醬,再蓋上另一層吐司(散熱片)做成熱壓三明治。在半導體製程中,「塗抹」、「按壓」等流程全部仰賴機器設備;假使過程中出現任何誤差、偏移,導致晶片、散熱片貼合不順,都會影響晶片良率,是對精準度要求極高的關鍵後段製程。
成立於1994年、在26日轉上櫃的竑騰,20多年來一直是稱霸該領域的自動化設備廠,包括台積電、日月光投控以及力成、江蘇長電等兩岸封測大廠,都向竑騰採購設備,「全球十大封測廠,有七家都是我們的客戶。」竑騰總經理徐嘉新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
散熱片設備龍頭的起點,是一家高雄的鐵皮工廠。
徐嘉新回憶,當年27歲、在封測廠華泰擔任工程師的他與同事王裕賢,結識了自動化設備零組件代理商王獻儀,3人看好設備業前景,自籌兩百萬元創立自動化設備廠,鎖定資本支出高的半導體,「那是沒有太多負擔的年輕時期,我們想要出來闖闖看!」他說。
創業不久,公司就如願在半導體業立足。當時,在IC上負責傳遞電訊號的腳位(Pin),常因撞擊變形,導致測試廠無法測試晶片效能,國際設備廠與本土同業皆束手無策。後來一家高雄測試廠福雷電子因此找上初出茅廬的竑騰。

在技術長王裕賢帶領下,竑騰開發出有效減少IC撞擊力道的設備,成功搶下訂單,並一舉打入受撞擊問題困擾的日月光、矽品供應鏈。
因為團隊出身封測廠,竑騰憑著能充分理解客戶痛點,不斷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例如二十多年前,點膠、植散熱片機台仍是由日、韓廠商分別供應,竑騰就與日月光合作,開發出能整合相關製程的「一條龍設備」。
徐嘉新解釋,點膠、植片「一體機」的主要難度在於如何精準地「畫」散熱膠。王裕賢設計的特殊方案,能解決環境干擾和膠沾黏問題,提高自動化精準度。
而因應客戶對成本、開發速度的要求,竑騰也將各式設備模組化,例如點膠模組、供料模組等,讓公司在短時間內快速變更設計、組裝並交付。
先進封裝帶動需求 散熱製程應用無限擴展
靈活的身段,也讓竑騰在2005年設備推出之初,就搶下GPU(繪圖處理器)、CPU(中央處理器)等高效能晶片市場。因此當AI晶片在二二年掀起巨浪,竑騰自然而然地站上浪尖。
受惠於AI晶片愈做愈大、散熱需求也愈來愈高,竑騰近3年營收呈現增長趨勢。除了傳統的FCBGA封裝,先進封裝CoWoS中的oS段裡,日月光高雄廠、矽品台中廠,也是使用竑騰產品。
「而且如果你沒做到客戶要求,他們就會放棄你!」徐嘉新坦言,由於AI晶片要價不菲,客戶對設備的要求也更為嚴苛,設備廠每周與客戶開會已經是家常便飯。不僅現有機台對散熱片壓合的力道,已從10公斤上升到100公斤,並且還要用軟體做自動化控制;此外公司還須投入研發資源,與客戶開發新一代散熱材料。
除了主力自動化產品線,竑騰也發展第二設備產品線自動光學檢測(AOI)設備、3D檢測設備,用來檢查晶片外觀是否有瑕疵,在許多製程都用得上。竑騰的AOI設備已獲多家封測業者採用,新開發出的3D檢測設備,則是對標國際大廠科磊(KLA),也已經獲得客戶導入。預期未來AOI、3D檢測相關營收有機會突破三成。
然而,眼前也有挑戰。竑騰在傳統散熱片製程市占率雖高,在新散熱材料石墨烯貼合設備上,卻落後給同業萬潤,因此近兩年市占稍有下降。
法人觀察,石墨烯原料仰賴日本單一供應商,未來AI晶片業者,有機會改採用銦片取代石墨烯,竑騰已研發銦片散熱設備多年,將是公司的潛在機會。
徐嘉新指出,不只AI晶片的散熱需求日益增加,只要晶片進入先進製程,散熱需求一定也會出現,因此延伸出點膠、植片機需求,未來手機、電腦甚至車用晶片,都可能導入散熱製程,對於專注於封測市場的竑騰來說,將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394ka)
啃老兒敗光家產,80歲老母僅存600萬退休金最痛頓悟:無私付出,反害他一生「等錢花光母子情也斷了」
銀行協理65歲光榮退休,不到1年竟爆瘦17公斤…過來人嘆:退休後「最可怕」是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