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莊立誠 洪國凱 台北報導
持續來關心,這名張姓老翁生前捐了9處房產給行天宮,他的養女主張,老翁有失智症,簽署的文件不具備法律效益,家屬跟廟方的官司尚未落幕。律師點出關鍵,家中長輩如果出現失智前兆,應及早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保障無行為能力人的權益。
滿頭白髮、穿著汗衫的老翁,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行動有些緩慢,耳朵還有點重聽,家人只能靠寫字溝通。老翁看似能夠自理生活,不料他在生前,把房產捐光光,如今鬧上法院,民視記者莊立誠﹔「老翁把9棟房產,通通捐給行天宮,他的子女跟廟方對簿公堂,律師也提醒,家裡長輩如果出現失智的傾向,可以採取法律行動來自保。」非本案律師黃柏榮表示,他意識能力,或者是狀況已經顯著異於其他人的情形,法院就會准予給個監護宣告,監護宣告下來以後,他所為外面的法律行為,恐怕就是無效,需要先經監護人同意以後,才能有效。

律師建議,如果家中長輩失智,家屬應該及早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由精神科醫師鑑定,保障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律權益。以這次和行天宮鬧出捐產風波的老翁為例,生前廟方還派人帶著他,到民間公證人事務所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直到老翁過世後,養女才主張他失智,簽署的文件不具備法律效益,家屬跟廟方的官司一打就是三年,至今尚未落幕。非本案律師黃柏榮還說,避免被騙建議是都先申請,如果說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申請完以後,後面的(法律)狀況,原則上都是無效,或者是效力未定。

隨著高齡化,失智症人口不斷攀升,律師提醒,家屬可得事先做好預防,以免碰上法律問題時,求助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