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賴國彬 桃園報導
「2025海內外客家後生交流營」,29日在桃園龍潭舉行成果交流會,來自海內外共30名青年學員,分享一週以來的學習體驗,還有人感動落淚。這次營隊以「一天一主題」設計課程,從農家文化、社區營造到山林保育等,呼應「青年客家」政策,也讓年輕世代深刻感受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學員們上台分享,這幾天的文化體驗及跨國交流心得,也熱情和台下互動,為期七天六夜的「2025海內外客家後生交流營」,週五(29日)在桃園龍潭武德殿,舉辦成果交流會,客委會主委古秀妃也特別到場參與。客家主任委員古秀妃表示,非常值得 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青年們可以聚在一起,透過七天一起生活 一起觀察,一起體驗 一起分享,這是難能可貴的,在我們現在這個,個人手機平板互動下,已經不在鍵盤後面了,跑到實際生活上。

為了推動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新,呼應賴總統提出的「青年客家」政策,客委會邀請全球18到35歲的青年參與,這次共有30名學員,國內18位、海外12位齊聚一堂。課程以「一天一主題」設計,內容涵蓋農家文化、社區營造、山林保育、老屋再造等面向。而成果交流會上,來自海外的學員更是一度激動落淚。外國學員(西班牙籍) 黃子奇表示,我住在丹麥,我家人住在西班牙 台灣 其他的國家,就很難。學員表示,在美國或是西班牙,為了這次的活動特別回來台灣,我從美國來到台灣參加客家的營訓。學員表示,我爸媽其實都客家人,我自己也會聽,自己的能力大概是中高級,那這幾天下來,其實我覺得我自己的驚喜感是,有這麼多會講客家語的弟弟妹妹,我會覺得很驚訝。

透過課堂與實作緊密結合,學員不但獲得知識,也深化對客家文化的人文關懷與文化自覺,期許這次交流,也在未來持續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