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演員廖曉彤長期致力於聾聽共融,她即將於9月7日舉辦「2025聲音藏在」聾聽共融公益演唱會,舉辦活動讓她壓力不小,她日常最療育的時光,就是帶著狗狗「哈醬」一起去咖啡廳放鬆,一人一狗共享片刻安靜時光。她也分享,超級聰明的哈醬如何當個稱職的CODA(Child of Deaf Adults,聾人父母的孩子),成為家中聾聽世界的重要橋樑。
說起哈醬的到來,過程既突然又充滿驚喜,廖曉彤說道,身為聾人的父親偶然在新聞上看到導聾犬的報導後,心生嚮往,並在得知朋友家有隻剛出生的傑克羅素梗犬後,不顧她跟媽媽反對,爸爸隔天便將哈醬帶回家,「我們家之前算沒有養過寵物,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陪伴一個生命」。
哈醬似乎明白自己在家中的角色,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牠卻默默擔任了導聾角色,例如爸爸會用簡單的詞彙,訓練哈醬跟隨腳步,並教牠聽到門鈴聲時要有所反應,廖曉彤說:「聾人家庭的門鈴是有燈的指示,一般人是聽的,我們家是燈的提示,亮了就知道有人來,但是其實還是發出叮咚聲,我爸就訓練哈醬聽這個聲音,現在有人按鈴,哈醬就會知道有人來,然後去找我媽開門。」
讓人驚訝的是,哈醬還看得懂手語,廖曉彤的媽媽因為三歲便聽不到,平時都以手語溝通,而哈醬竟能透過觀察手勢,分辨出「散步」、「去教會」和「去上班」這三種情境,當看到「去上班」的手勢時,哈醬就知道自己不能跟,會乖乖地待在家中。廖曉彤驕傲表示:「哈醬會很專心看我媽打手語,還會分辨『坐下』、『吃飯』的手勢。」
哈醬也很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想吃零食時,會衝到放零食的櫃子前,然後再回頭看她,肚子餓時,則會用舔手的方式告訴媽媽「該放飯了」,最讓廖曉彤難忘的,是有一次半夜,哈醬想拉肚子,跑到她的床邊輕舔她的耳朵,「因為太晚,牠不敢大叫,用舔的把我叫醒。我說要臭臭尿尿嗎?牠就很激動,一抱下樓,馬上就拉肚子,那個晚上跑了四、五次。」而且哈醬還能區分輕重緩急,「舔腳底代表不急,舔耳朵代表很急,有次牠舔我腳底,我說姊姊再睡一下,牠還會嘆一口氣走掉!」
身為傑克羅素梗犬,哈醬活力滿滿,而且喜歡探索尋寶,「牠有一個很奇妙的行為,每個禮拜會去找外面玩具,會把東西咬回家,帶牠爬山,牠會咬石頭,也撿過棒球、鑰匙圈,每次出門都認真在找玩具。」後來哈醬發現附近寵物店有一面玩具牆,散步時就總想拉著她去尋寶,廖曉彤哭笑不得地說:「牠發現這樣找玩具比較快。」

廖曉彤分享,哈醬還有個特殊技能,「牠很會讀空氣」,廖曉彤常帶哈醬去一家咖啡廳,如果牠發現當天氣氛大家都在忙,牠就只會靜靜待著,如果感覺到氣氛是可以玩的,就會展開社交模式跑來跑去,「最神奇的是,疫情的時候,帶牠去咖啡廳,牠當時只待在我旁邊,突然不去找熟悉的店員,我說牠該不會在保持社交距離吧?」
廖曉彤籌辦「2025聲音藏在」聾聽共融公益演唱,儘管壓力不小,哈醬的陪伴、觀眾的回饋以及工作夥伴的支持,都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動力。2023年,她首次舉辦「聲音藏在」聾聽共融公益演唱會,收到許多感動的迴響,有聾人觀眾表示「人生最棒的演唱會,雖然聽不見歌詞,卻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音樂。」這讓廖曉彤確信這件事值得繼續努力。
這場演唱會不僅是為了聾人朋友,也為聽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許多聽人觀眾都表示,過去從未想過聾人如何接觸音樂,這場活動讓他們重新思考,並對聾人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與尊重。廖曉彤也提到,她希望透過這場演唱會,創造一個讓聾聽朋友可以自在交流、共同享受音樂的空間。
她也特別感謝一位德國音響品牌的贊助商,是幾年前她為戲劇角色在咖啡廳實習,而認識的客人,對方當時很熱情想投資她咖啡廳,「我說我目前沒有開咖啡廳的打算,但講我的這個計畫,他們願意贊助這個計劃,對我說『如果妳覺得是一件好事,就要把它做好』。」這句話給了她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