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組/許敬柔 徐景明 採訪報導
台灣真的是行人地獄嗎?乳癌名醫周佳正,七月中旬在總統府官邸附近過馬路時,不幸遭左轉公車撞死,民團痛批這是因為該路口行人綠燈秒數太短,本台記者也實際走訪,其他縣市的危險路段進行測試,發現過個馬路,真的就像賽跑一樣,對行人相當不友善。

來到台中市環中路二段和福科路口,馬路總共有十個車道,寬度60公尺,但行人綠燈只有46秒,對於行動不方便的長者或小孩子來說,過馬路很緊張。現場就有一位民眾推著坐輪椅的家人,就表示走到對面剛好紅燈,過程讓他相當緊張。

北市府雖然有要求公車業者,安裝轉彎雷達與「行車視野輔助設備」,又稱ADAS設備,希望透過加裝攝影機和螢幕,讓司機看見車輛周圍的影像,尤其是-盲點區域。但是根據交通部統計,近三年,大型車造成的死傷人數,從2022年12492人到2024年來到13728人,逐年增加。

而民視異言堂採訪小組,來到位在彰化-國內首座國際級試車場, 占地面積119公頃,具備12條測試道;最新的AI自駕電動巴士,能自駕巡航、變換車道、閃避障礙物,其中緊急剎車系統(AEB)便是一環!另外還有一種行人辨識防護系統,它是一種利用影像感測和AI技術,協助車輛偵測四周,並在必要時主動煞車。

不過,目前公車業者都未採用,原來,因為日前曾發生過不少次案例,公車為了閃躲前方危險路況,司機緊急煞車,卻因為太大力,釀成車上乘客摔倒受傷, 還有的人身體多處瘀青。業者擔心,一旦採用這種主動的緊急煞車系統,擔心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但車測中心表示,這些困難並非無法克服, 行人辨識系統要做到讓車上乘客不跌倒,目前都在研發測試階段。更詳細的內容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完整專題報導。